大管事?
立春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她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居然会成为管事,这是主人对自己寄予厚望啊。
“是,奴定当竭尽所能完成主人的嘱托,绝对不辜负主人对奴的期望。”立春郑重其事道。
唐一鸣点了点头,看向杨芳与赵麦香:“你们两个也都听见了,从今后辅助好立春。”
“是,主人。”
“去吧。”
她们离开后,唐一鸣走出了房间,看到还在读医书的媳妇儿,随后望了四周的小院。
“看来要搬家了。”
想到这里,唐一鸣便离开了院子,来到了晒谷场。
“三刀。”
正在操练新兵的刘三刀停止了练习,转过身,兴奋喊道:“大哥。”
“让他们跟着张青山训练,你随我出去一趟。”唐一鸣说道。
“是,大哥。”
刘三刀没有询问原因,直接领命,转身招呼众人停下,然后将众人遣散,跟着唐一鸣向外走去。
“大哥,我们这是去哪里啊?”刘三刀忍不住问道。
“带你去一个地方。”唐一鸣微微一笑。
“哦。”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青溪村与梨花村之间的位置。
“三刀,你看这地如何?”唐一鸣指着脚下的土地问道。
“这里?”
刘三刀仔细观察后说道:“这里地势平坦,距离村落又近,确实是一块宝地,不过大哥想要这块地做什么?”
他有些不解的看着唐一鸣。
“我想建房子,建一个军事堡垒,能护佑三村安全的军事堡垒。”
刘三刀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唐一鸣居然会想建造一座军事堡垒。
不过现在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个地方,村子的篱笆也就只能挡一下而不愿进村的野兽,可防不住那些流民。
而且大哥选的这地,在三村的前头,流民想进村,就得得经过这里。
更重要的这里也在种马山下,他们进山打猎、实战也方便,只是他们的人手......
“大哥,这建堡垒可不容易,人手至少也是要上千人,才能在短短几个月完成。”
刘三刀的话,唐一鸣不得不考虑。
现在三村的居民,虽有上百劳力可以用,但他们都是战斗人员与预备役。
如今的局面,这些人应该加紧训练,以备后用。
所以只能外招,外招的话那就必需提供粮食,之前都李旦手里拿到的粮食现在已经消耗了一半,若是拿出来,自己眷养的那些妇孺都将饿肚子。
自己发展势力,那更不可能向他们借粮,而且自从上一次后,平安的七家便与官府紧密联系在一起,除了靠近县城的农田,其余偏远的,他们都是放养的状态。
一个正常的成年男性约,一天所需要的能量是1500-1800大卡,也就是一斤糙米。
劳作之时,每小时就会多消耗200-300大卡。
若是想赶紧进度,算上中间休息与吃饭,那就得劳作六个时辰,也就12个小时,扣除两个小时也就是,五个时辰,相当于多消耗2000-3000卡。
想让他们高强度工作,就得一人三斤糙米,加几片咸菜。
这个工程想要在三个月内完成最少的配置就是木匠10人,泥瓦匠15人,铁匠5人。
伐木工80人,采石工60人,运输工60人。
堡内的建设需要挖壕沟30人,烧石灰20人,后勤50人。
再加上建设人员,大概需要100人。
技术与监工,他与刘三刀可以代替。
就算这样,也得430人。
一天的粮食消耗就得1290斤,加上堡内的消耗,差不多12石。
这好在是,分了田地,护卫队的成员吃自己的。
不然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一天十二石,三个月就是九百七十石左右。
这对平安县的大家来说,九牛一毛,可对现在的唐一鸣来说,却是一笔天文数字。
上次狩猎一只豹子,三头梅花鹿,六只野猪也才换了一百多石。
想到这些数字,唐一鸣就头疼。
可是陈大钱说的那事,他又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虽然他们也有行动,但也仅限于县城的附近,顺便让刘一刀带人扫平他这边的匪患。
唐一鸣深呼一口气,问道:“三刀,你训练的十名弓手如何?”
“大哥放心,虽不是神射手,但也能长时间弯弓射箭。”
对于他们,唐一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