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6章 包拯将是我大辽最棘手的劲敌

百官似乎表现得很不爽。

他们的心情复杂,既有对包拯能力的认可,也有对自身判断失误的懊恼。

尤其是包拯的政敌。

自从包拯和范仲淹变法以来,裁撤了不少的官员。

而这些官员之中,大多都是官宦子弟,和朝臣沾亲带故。

这无疑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引起朝臣的强烈不满。

不仅如此,包拯又进一步限制土地兼并,导致士大夫的土地流失。

故,大宋文臣反对派,对包拯恨之入骨,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他们只能在背后议论,却无法阻止包拯的改革步伐。

内心里见不得包拯一点点好,巴不得包拯早点死。

然而,包拯在边关的胜利,无疑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包拯立下赫赫战功,声望和地位更加稳固。

想扳倒他,只怕没有可能性了。

辽国,上京。

西夏大军被打败的消息,也很快便传到辽国皇宫里。

一时间,朝野震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西夏骑兵可是连辽国都感到畏惧,竟然会败在看似弱小的大宋手中,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西夏怎么会败?”

大殿上,年轻貌美的萧太后,秀眉紧蹙,尤为震惊和好奇。

虽然她也知道,大宋并非真的弱小,还是有些实力。

但短短两个月内,就让西夏铩羽而归,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只见大殿上闪过大辽国丞相耶律楚材:“回太后,臣听说李元昊中了包拯诱敌深入之计,强行攻打延州,在三川口遭到宋军的埋伏,全军覆没,李元昊本人也险些被宋军所俘虏。”

萧太后倒抽了一口凉气,灵动的眸子如天空的星辰般闪烁,面色显得格外复杂:“想不到这个包拯,还精通兵略战事?倒是哀家小看他了。”

耶律楚材道:“太后,老臣早就跟您说过,这个包拯不容小觑。”

“他并非寻常儒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将来必是我大辽最棘手的劲敌。”

“李元昊此次之所以惨败,便是太过轻视包拯。”

“老臣断言,用不了多久,西夏国将会彻底亡于包拯之手。”

“一旦失去西夏的牵制,大宋必然会将矛头指向咱们大辽,太后不可不察啊!”

萧太后听到这里,嘴角微微勾起一个轻视的弧度:“难道哀家还怕他不成?”

耶律楚材看到自家太后这副模样,心中暗暗叫苦。

他固然知道萧太后巾帼不让须眉,既有智慧,又有男儿般的雄才大略。

大辽在她的带领下,国力蒸蒸日上。

可看她今天的表现,终究还是太年轻气盛。

想到这里,耶律楚材耐心和萧太后分析三国局势:

“太后,李元昊野心勃勃,屡犯大辽边境,殊为可恨。”

“然西夏只可败,不可灭。只要西夏在,就能牵制大宋。”

萧太后秀眉微微皱起:“相国的意思是,让大辽出兵夹击大宋?”

“不错!”耶律楚材郑重回应。

萧太后若有所思:“可哀家已经答应大宋,两不相帮。更何况,宋辽之间的盟约仍在。”

耶律楚材闻言,狡黠一笑:“太后,并非真的攻打大宋,可借此机会,再次派人出使大宋,索要岁币钱粮。”

“大宋现在与西夏对峙,担心大辽挥师南下。”

“现在去索要岁币,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宋骑虎难下,没有选择的余地。”

“倘若大宋拒绝,届时再发兵攻打不迟。”

大宋每年向大辽纳随笔三十万两,布帛二十万匹,这是宋辽双方签订澶渊之盟时的约定。

而大宋自签订盟约之后,也老老实实的如数纳岁币和布帛,这才让双方维持了二十年的和平。

澶渊之盟从表面上看,大宋的确有些屈辱。

明明打了胜仗,却偏偏还要花银子来换和平。

而“纳”字,也是大辽强行加上去,大有一种大宋向辽称臣之意。

实则,澶渊之盟,双方乃是平等的兄弟之国。

不过大宋素来软弱,看辽国愿意签订和平盟约,便选择了忍气吞声。

至少,盟约在事实上让边境太平了。

而对大辽来说,他们攻打大宋,无非就是觊觎中原的大好河山,以及掠夺人口和钱财。

奈何天不遂人愿,偏偏在关键性的一战之中,大辽不给力,竟败在大宋手里。

辽国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接受大宋用花银子的方式结束冲突。

不想错过《大宋:执掌阴阳,开局觉醒天眼》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