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己经想到对付李元昊之策。”
瞧着包拯忽然发笑,似乎成竹在胸的样子,韩琦满脸期待起来。
“不错!”包拯抿嘴一笑,“既然李元昊声东击西,想扰乱我军视线,本府也给他来一个出其不意,让他摸不着头脑。”
韩琦凝眉,有些摸不着头脑,尬笑道:“恕下官愚钝,还望大人赐教。”
包拯道:“可派几只骑兵在各个堡寨巡逻,穿一色服饰,一来随时观察敌军动静,二则呼应各个堡寨,以为犄角之势,随机应变。”
“敌攻则我退,敌退则我追,让敌军难以琢磨。”
“若时机成熟,堡寨兵马伺机而动,一齐杀出,合围敌军。若敌军人马众多,则退守城寨。”
“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众将领闻言,脸上均露出笑容。
果然是妙计!
包大人这是想要和敌军打游击战呢!
宋军将士心里也清楚,大宋以步兵为主,和西夏骑兵打大规模战役只有吃亏的分。
步兵防御堡寨,灵活机动的骑兵巡逻呼应堡寨,和西夏兵周旋,这才是最高明的决策。
韩琦眉头确实皱的更紧了:“大人素来谨慎,不主张主动出击,如今为何又突然改变策略?”
包拯笑道:“用兵之道,讲求灵活多变,根据局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岂可拘泥于一端?”
“李元昊大军驻扎在天都山附近,志在引诱我军出城迎战,若我军只被动防御,李元昊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终日骚扰挑衅,使我疲于应对。”
“时间日久,我军必然放松警惕,届时李元昊一旦率大军攻城,我军将难以抵挡。”
“我军若要取胜,唯有以逸待劳,将西夏军逐个击破。”
“李元昊一旦恼羞成怒,必率领主力大军攻城。”
“届时,我军再出奇兵合击,可获全胜。”
“此番,本府势必要让李元昊重蹈覆辙,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