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若非吕夷简,估计刘太后早就临朝称制了,哪里还有他这个皇帝什么事。
吕夷简对大宋有大功,对他也有恩德啊!
听皇上这么这一说,吕夷简受宠若惊:“老臣不敢,陛下是君,老臣只是臣子,作为臣子,见陛下如今被奸佞蛊惑,老臣不能不一吐胸中块垒。”
赵祯何等聪明,才听到“奸佞”二字,便己经明白其中的意味了,这分明就是在指包拯啊!
他万万想不到,吕夷简竟然会用这么激烈的言辞来评价包拯。
要知道,吕夷简可是一首都很欣赏包拯的,对包拯有提拔之恩。
现在他反而站在了士大夫一方,来攻击包拯。
看样子,包卿真是犯了众怒了!
赵祯心里虽有些不快,但依然想听听吕夷简的意见。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作为一国之君最基本的素养。
“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赵祯和和气气地道。
“陛下,老臣听说包拯想要改弦更张,恢复旧制,让武将重掌兵权,此事可有?”
赵祯点了点头,如实回应:“确有此事,爱卿有何高见?”
吕夷简神情忽然激动起来:“陛下,此乃亡国之道,万不可听啊!五代十国之乱,犹在眼前,陛下熟读史书,难道不知武将掌权的危害吗?”
“朕当然知道。”赵祯淡淡回应一句。
吕夷简激动之色越发浓烈:“既然知晓,何以不严惩包拯,任由他大放厥词,难道皇上要眼睁睁看着包拯毁掉赵家的天下吗?”
赵祯也没想到吕夷简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如此激动,“爱卿言重了,包卿也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并无私心。”
吕夷简见皇上如此淡定,竟然放任包拯胡作非为,更是吃惊不己。
在吕夷简看来,皇上这是己经被包拯蛊惑得魔怔了,激动得脸颊都颤抖了起来。
“陛下,大宋危在旦夕,陛下尚不自知也!”
“若再任由包拯胡作非为,大宋必将重蹈五代十国之覆辙!”
“可惜太祖皇帝辛苦创下的基业,将毁于一旦矣!”
“陛下,三思啊……”
“老臣恳求陛下,立刻罢免包拯参知政事之职,万不可让他再继续执掌朝政。”
赵祯心中暗暗震惊,吕夷简竟然要他罢免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