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了。
当即手拍桌案,怒然起身:“够了!大敌当前,尔等不失对敌良策,却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自我内讧,眼里可还有朝堂,可还有朕。”
士大夫见龙颜震怒,吃了一惊:“皇上恕罪!”
穆桂英也跟着赔礼道歉:“臣出言不逊,陛下息怒!”
赵祯冷哼一声,不做理会,也没有表露出偏袒任何一方的意思。
毕竟,他需要文武平衡,相互牵制,皇权才能稳固。
哪怕士大夫迂腐,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至于武将,心胸素来宽阔,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大不了。
“退朝!”赵祯愤然离去,暗中吩咐殿头官宣范仲淹、包拯和杨宗保到御书房。
几人来到御书房,见了礼。
赵祯目光看着包拯,忽然不悦道:“包拯,是不是朕对你太宽容了,所以,你便欺朕。”
包拯知道皇上这是埋怨朝堂之上召见辽国使者时自作主张。
他假装震惊道:“陛下何出此言?”
赵祯道:“你真不明白么?”
包拯微微一思索,不再继续演戏:“陛下指的是臣方才自作主张,当着辽国使臣的面说取消对辽一切援助的事么?”
赵祯心里上火:“你说呢?这么大的事,为何事先不跟朕和范爱卿商议,你眼里莫非当真没有朕?”
范仲淹此时才明白,此事委实是包拯自作主张。
而皇上之所以刻意传他和包拯前来,目的并非单纯的责问包拯,也是为了向他这个宰相解释此事,心里略感宽慰,也颇为感动。
没想皇上日理万机,竟还能照顾他这个臣子的情绪。
他能不感动么?
包拯赶忙解释道:“陛下恕罪,事发突然,臣只是为了反击辽国使臣,别无他意,更无对相爷和陛下不敬的意思。”
范仲淹也跟着替包拯求情:“陛下,包大人也是为了维护大宋的利益和尊严,无可厚非。”
赵祯点点头:“如今,包卿己将狠话抛出,范爱卿,杨爱卿,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朕要听听你们的意思。”
杨宗保道:“回陛下,臣倒是赞同包大人的主张,取消对辽国的岁币和布绢。”
赵祯明白他们的心思,武将嘛,眼睛里容不下沙子,也不怕打仗,不可能和文臣一样,能容忍赔款之事。
所以没多问原因,而是问范仲淹的看法。
“回陛下,老臣倒是以为,事情还远没有到和辽国彻底撕破脸的地步,莫若维持原状,免得大宋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