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和大辽分享。”
“什么?”萧太后刚刚转好的心情,顿时又怒了起来,“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大宋,如此荒唐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朝臣一时间也投出诧异和震惊的目光,哗然一片。
耶律良才道:“太后,大辽经济落后,并无其他可以交换的东西,除了割让幽云之地,臣想不到其他办法。”
萧太后冷冷道:“好了,此事慢慢再议,你接着说。”
“是!”耶律良才道,“大辽想要改变贫困的窘境,仅凭高产农作物还远远不够,臣以为最重要的还是文化。”
“中原文明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传承千年的原因,便是因为他们有着深厚的文明底蕴。”
“而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最基本的载体乃是文字。”
“游牧民族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传统和文明,几千年来,各部落之间没有形成凝聚力,其原因便在于没有统一的文字和文化。”
“臣以为,想要让各部落能彻底凝聚起来,就必须全面推广文字,让每一个契丹人都得识字明理。”
“唯有全面学习中原文明,方能和中原文明抗衡。”
萧太后也听明白了,耶律良才这是想要让大辽全面汉化。
说实话,她不是很认可耶律良才的想法。
这很可怕!
学习中原先进的文明没有错,可全面汉化,只会让契丹人崇尚汉人文明,反而对契丹文明识彻底失去认同感。
那么今后大宋都不需要攻打大辽,大辽就自己灭亡了。
这就是游牧民族最矛盾的地方。
他们很向往中原文明,也一首在学习中原文明。
可同时又排斥中原文明。
然而,他们想要建立自己的文明,又没这个能力。
根本无法像中原文明一样,形成统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旦朝廷没落之后,各部落之间便各自为政,又会再一次陷入混乱之中。
从来不会像汉人一样,想着大一统。
各部落更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民族!
想到这里,萧太后道:
“爱卿所言,哀家不敢苟同。”
“大辽是一个国家,岂可全面汉化。即便要建立自己的文明,也必须创建自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