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展昭和丁月华,形影不离,想要刺杀,实在太难。
所以耶律良才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了此计。
在耶律良才看来,这是他目前能抓住的包拯唯一的弱点。
功高震主!
这是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最为忌惮的事情。
而大宋在这方面最为突出,尤其是对武将,那是防贼一样。
包拯虽不属于武将,可带过兵,打过仗,又有青天之名。
表面上看,大宋小皇帝赵祯对他宠幸有加,可猜疑的种子在每个皇帝心里都有。
只要有合适的契机和土壤,就一定会发芽。
所以,耶律良才才会显得如此自信满满,胸有成竹。
“耶律将军不用自信过头了,就这点小伎俩,也妄想威胁本府,不觉太过儿戏了么?你以为我大宋的皇帝就那么好糊弄吗?”
“是吗?”耶律良才嘴角轻笑,“鄙人并不觉得大宋的皇帝有多英明!猜疑包大人的时候还少吗?之所以现在没有表露出来,那是因为他离不开包大人,包大人对国家还有大用。”
“鄙人从小研究中原文化,熟读经史,历朝历代就没有一个帝王不翻倍臣子的,尤其是像包大人这样功高震主的臣子。”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鄙人其实早就打听清楚了,大宋禁军的十万铠甲,乃是包大人背着朝廷私自打造。”
“大宋皇帝心里难道就当真一点都没有猜忌和忌惮么?”
“倘若现在鄙人再将这封迷信散播出去,大宋天子会作何感想,结果不言而喻了吧!”
面对耶律良才的说辞,若是换了其他臣子,估计还真就被他给拿捏了。
虽然包拯很清楚,他的话的确有几分说服力,但包拯根本不担心。
毕竟他还是相信皇上没有那么愚蠢。
想到这里,包拯淡然一笑:“耶律将军以为,如此浅显的嫁祸和离间之计,能瞒得过陛下。”
“耶律将军口才不错!不过还是嫩了点。本府身为大宋宰辅,深受陛下信任,如今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什么理由出卖自己的国家?”
“不错,然而鄙人若是将今天秘密和包大人商议之事散发出去。”
“大宋皇帝若是得知包大人单独接见辽国宰相之子,不知会不会误以为你我乃是暗中密谋呢?哈哈哈……”
“毕竟,鄙人这次乃是秘密潜入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