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一统山河。”
赵祯苦笑:“朕何尝不想,可一统山河,谈何容易。”
“不然!”包拯解释,以大宋今日之强盛,己然具备一统山河的条件。
只看皇上愿不愿意,有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至少包拯觉得,这个机会很大。
赵祯微微一笑,表示太祖皇帝尚且未能一统天下,更何况他?
他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包拯道:“臣尚且不怀疑陛下的能力,陛下又何必妄自菲薄,不相信自己。”
“陛下缺乏的并非能力,而是性格使然。”
“陛下从小在刘太后的强权下成长,以至于性格优柔仁慈。”
“然而,自从陛下亲政之后,不也独掌朝政,国力日渐强大。”
赵祯轻笑道:“大宋能有今日,全赖包卿!”
包拯道:“臣不敢居功,臣所想表达的是,朕应该培养自信。陛下既然有勇气废除太祖崇文抑武的国策,为何就不能展望未来,开创一番不朽之功业!”
“自古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先有大志向,大抱负,而后付诸行动!”
“放眼古今王朝,哪一个朝代的开创和一统,不是靠着尸骨推挤而成。”
“陛下熟读经史,相必知道‘齐纨鲁缟’的典故。”
赵祯不假思索道:“朕自然知晓,齐纨鲁缟说的是管仲为了对付鲁国,让齐桓公故意带头穿鲁缟,并下令高价购买。”
“鲁国见有利可图,百姓纷纷放弃粮食种植,转而全面养蚕,投入纺织业。”
“次岁,齐桓公突然下令禁止购买鲁缟,取消对鲁国出售粮食,以致鲁国鲁缟无法出手,无粮可食,国家大乱,不得不臣服于齐国。”
包拯听罢笑了起来,“不错,臣今日也不过是效仿管仲,古圣贤为了自己的国家尚且可以不择手段,我大宋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