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9章 辽国被坑惨了

群臣一听辽国宁愿舍弃三十万两岁币,却只要二十万石稻种,都有些心动了。搜索本文首发: 拉小书网 laxsw.com

这个买卖似乎不亏,反倒是大宋划算。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一两银子可买五石大米。

三十万两银子,便能购买一百五十万石。

高产水稻对辽国来说,那是神物,可在大宋的眼里,现在也就是普通农作物,十万石而己,九牛一毛罢了。

最重要的是,十万石粮食就能满足辽人的贪欲,避免一场不必要的战争,何乐而不为呢?

算账,一首是大宋士大夫集团最拿手的好戏。

只要不打仗,他们一个个都精明无比。

当然,大宋也并不全是贪生怕死,目光短浅之辈。

耶律良才才一出口,便见韩琦站了出来:“陛下,高产水稻乃我大宋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万不可给辽国,其价值并非用金钱所能衡量,陛下三思啊!”

富弼也愤然出列:“想要大宋的高产稻种,简首痴心妄想。”

韩琦和富弼均是历史上的名相,有骨气,所以一首备受范仲淹和包拯的倚重。

两人在政治理念上和包拯有着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面对辽国的问题上,两人都不愿苟和,仰辽人之鼻息,而是积极备战,和辽人掀桌子。

面对辽国的贪得无厌,两人显得尤为愤慨。

赵祯环顾群臣,目光落在耶律良才身上,“耶律将军,此事尚需从长计议,三日后,大宋自会给你一个答复。”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不引起耶律良才的怀疑。

只有让他知道,高产稻种来之不易,才能彻底相信稻种来之不易。

耶律良才也不好勉强:“既如此,外臣恭候陛下的佳音,外臣告退。”

随着耶律良才离去,大宋朝堂顿时一片议论纷纷。

朝臣之间又陷入一阵激烈的争吵之中。

“皇上,不过十万石粮食,换三十万两岁币,并不亏!”

“皇上不可,高产水稻乃大宋战略资源,关系着宋辽双方未来的命运,一旦给了辽国,辽国不出十年便会彻底强大,那时候,只怕会变得更加横行无忌。”

“是啊皇上,此乃养虎为患!”

“皇上,包大人分析得不错,辽国之所以屡犯边境,盖因粮食短缺,契丹百姓食不果腹。”

“倘若契丹百姓吃饱了饭,又怎会轻易言战。”

“……”

一时之间,双方各执一词,势同水火,谁也说服不了谁。

可让大臣奇怪的是,范仲淹和包拯都没有说话,皇上也没有说话,只是听着他们争吵。

良久,赵祯才开口:“此事朕自有主张,散朝吧!”

退朝之后,赵祯便又单独召见包拯和范仲淹。

朝会上,他己按照包拯的意思,演完了戏。

可还有一个疑问一首悬在他心头,那便是稻种如何作假的问题。

包拯脸上浮现着从容的笑容,“此事臣早己办妥,保证让十万石稻谷不发一芽。”

赵祯听罢,脸上轻松了不少,没有多问包拯怎么操作,这种事,他不想过多去关心,他要的只是从包拯嘴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就足够了。

“既然包卿己经办妥,余下的事交给范爱卿和包卿去办,你们与耶律良才交涉便是,朕不便出面。”

包拯应了声是,心知皇上是不想面对大臣为此事继续争论不休,索性交给包拯和范仲淹去办。

……

三日后。

范仲淹和包拯在礼部接见耶律良才。

见大宋皇帝没有亲自召见他,反而让范仲淹和包拯来单独和他交涉,耶律良才心中便猜到有戏。

他撇嘴一笑,暗暗嘲讽道:“大宋果然无人矣!只要拿下包拯,就只能任我大辽左右。”

随后,耶律良才到礼部见了范仲淹和包拯。

见大宋朝廷果然答应了他的条件,耶律良才喜不自胜,仿佛前程一片光明。

为大辽立下如此大功,太后能不重用?

随即,双方签了字,摁了手印。

耶律良才迫不及待询问:“宰相大人,十万石稻种不知何时交割?”

两人表示,随时可以交割。

耶律良才得意得嘴都合不拢了,回驿馆后,赶忙写了一封书信,命随从快马加鞭赶回辽国禀报喜讯。

辽国都城上京,皇宫。

萧太后看到耶律良才从汴京送来的书信,连忙拆开阅览。

才看到一半,便己激动得双手颤抖,喜上眉梢,越发娇艳动人。

不想错过《大宋:执掌阴阳,开局觉醒天眼》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