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君权神授,那不过是糊弄人的玩意罢了。
范仲淹和陈琳此时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包拯道:“谢陛下不罪之恩!臣并无冒犯陛下之意,只是就事论事,既然陛下想要富国强兵,就必先重律法。”
“自古没有不灭亡的朝代,而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便是百姓没有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陛下若是想要大宋江山长治久安,就该以国法为先。”
“凡事若都能依法行事,百姓自然就不会有怨言。”
赵祯回应道:“太祖遗训,我大宋士大夫和君王共天下,大宋江山也是勋贵的先主和太祖皇帝一同开创。”
“包卿若是执意要取消他们的特权,还要让王子犯法和庶民同罪,岂不陷太祖皇帝于不义不仁,显得我赵家太过无情。”
“其余条例朕尚可接受,唯独这一条,朕实在无法接受。”
“陛下的心情,臣能理解一二。”包拯自然也能体会赵祯作为君王的苦衷。
毕竟,赵家江山是勋贵开创。
太祖给他们特权,就是为了让他们子孙后代都能永享富贵。
如今却要取消他们的特权,权贵心里一定大骂皇上无情无义。
想到这里,包拯接着道:“然而,陛下别忘了,大宋虽是赵家天下,也是天下人的天下。”
“没有百姓,哪里来的国家和朝廷?”
“陛下常说以民为本,民贵君轻。”
“陛下现在的行为,却与之背道而驰。”
“大宋积贫积弱,己危及江山社稷之存亡,权贵和百姓之间,究竟谁重要,相信陛下能掂量得清楚。”
“臣,言尽于此……”
包拯觉得自己说得己经够多的了,有些话,即便是忠言,说多了,也会让皇上产生反感。
适可而止才是智者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