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婉兮和马紫茵身旁多了个陆逸,也不知这少年用了什么法子,竟说动沈婉兮同意他一道回家。
归心似箭的她们,终于回到阔别三个多月的家乡。
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两人没提前透露归期。
在府城时,她们购置了一辆马车,快到村口时,沈婉兮将沈少泽、柳玉宁、姚星鸣、杜文浩四人托买的东西一股脑放进马车,狭小的车厢瞬间拥挤起来,她和马紫茵只能紧靠着车门勉强坐下,陆逸则坐在车外,稳稳地驾驭着马车。
马车刚驶入村子,清脆的马蹄声和嘎吱作响的车轮声便吸引了一群小孩子。
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鹿般,叫嚷着、追逐着马车,好奇地张望着车厢里的人。
一路上,村民们也被这动静吸引,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聚在路边议论纷纷。
“哟,这谁家这么阔绰?”一个农妇停下手中的锄头,眯着眼打量着马车。
“这谁家亲戚呀?”另一个村民挠挠头,满脸疑惑。
“看方向是朝着沈家去了。”有人眼尖,指了指前方。
“会不会是沈家那小丫头回来了。”人群中有人猜测道。
“谁知道呢?她都出门儿3月有余了,谁知道她去哪儿了?”有人撇撇嘴,一脸不屑。
“对,对对。谁知道那贱人干嘛去了?”一个尖细的声音冒出来,满是恶意。
“说不定呀跟别人私奔了。”另一个声音跟着起哄。
……
就在这些闲言碎语越传越难听时,理正的声音如洪钟般响起:“你们这些人住嘴!是没事儿干了吗?整天叽叽歪歪的,再让我听见,我可就找你们家男人去了,好好管管你们。”
理正一脸严肃,目光在人群中扫视,那些嚼舌根的人被他一瞪,都讪讪地闭上了嘴。
理正训完那些嘴碎的人,心里还惦记着沈少泽的消息。
他将手中的旱烟杆往腰后一别,大步朝着沈家走去。
还没到沈家门口,理正就看见马车稳稳地停在那儿,周围围了好些人。
他加快脚步,穿过人群,一眼就瞧见从马车上下来的沈婉兮和马紫茵。
理正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忙迎上去:“婉兮丫头,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少泽那小子咋样了?”
沈婉兮看到理正,连忙笑着行礼:“理正伯伯,您算来啦!少泽哥一切都好,他还托我给您带了好多东西呢。”
说着,她转身从马车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包裹,里面装着沈少泽在京城特意为理正挑选的礼物,有京城特产、布匹、糕点、果脯、一坛精心挑选的药酒,还有几件厚实的衣裳。
理正接过包裹,眼眶微微泛红,嘴里念叨着:“这孩子,还想着我这个老头子呢。”
他又仔细打量着沈婉兮,见她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你们这一路,可辛苦了。快进去,进去慢慢说。”
众人正准备走进屋子,沈婉兮的目光在人群中扫到了柳玉宁的娘阮氏和姚星鸣的娘鲁氏。
她立刻扬起笑容,热情地开口:“阮婶子,鲁婶子,你们家玉宁哥和星鸣都有带东西给你们呢。”
说完,她又想到杜文浩的母亲,便接着说道,“你们谁去帮我叫一下杜文浩家的沈婶子来,他家儿子也给他带了东西。”
人群中一个机灵的小孩儿脆生生地应道:“沈姑姑,我去!”
话音刚落,那孩子便像只欢快的小鹿,拔腿朝着杜文浩家的方向跑去。
阮氏和鲁氏听到沈婉兮的话,先是一愣,眼中满是惊讶与疑惑,随后眼眶渐渐红了起来。
她们从人群中走上前,声音微微颤抖着问道:“他们……他们还好吗?”
沈婉兮笑着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喜悦与自豪:“玉宁哥和星鸣哥都好着呢。而且呀,他们都已经考中了进士,还有少泽堂哥也考中了进士,他们可都是二甲进士!”
听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众人先是一阵惊愕,随即喜极而泣。
阮氏和鲁氏更是双手捂着脸,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嘴里喃喃自语:“中了就好,中了就好……”
周围的村民们也都被这喜讯感染,纷纷欢呼起来,祝贺声此起彼伏。
沈婉兮看着大家激动的模样,心中也满是温暖。
她知道这个喜讯,让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沈婉兮笑意盈盈地把柳玉宁的包裹递给阮氏,轻声说道:“阮婶子,这是玉宁哥专门给您挑的。”
阮氏双手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