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四章 豆油坊

翌日清晨,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飞上院墙,仰头长鸣,喔喔喔!

唐昭将脑袋缩进被子里。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免费阅读

顾辞掀开被子下床出门,随手捡了一颗小石子,轻轻一弹,大公鸡哀叫一声,扑棱着翅膀逃走了。

房婶子站在灶房门口行礼,“将军。”

顾辞吩咐,“看好院子,不许任何人或牲畜打扰夫人睡觉。”

房婶子连忙应下,等顾辞大步走出院门好长一段距离,才深深呼出一口气:吓死她了。

随即又担忧地想,将军不会去追杀小黑了吧?

小黑只是犯了每一只公鸡都会犯的错,希望不会被将军拔毛煮了吃。

房婶子边想边熬粥。

没了鸡鸣,唐昭睡了一个香甜的回笼觉,依旧日上三竿才起床。

房婶子候在门外,听到声音敲门问,“夫人,我能进来吗?”

唐昭换了身衣服才道,“进来吧。”

房婶子提了一桶热水倒进木架上的木盆里,扭头见唐昭叠被,放下木桶一个健步上前夺过被子,“夫人快去洗脸吃早饭吧,这粗活我来做就行。”

唐昭抢不过她,只好听她安排,洗了脸溜溜哒哒去灶房。

早饭是白面馒头和小麦粥,还有一碟切的很细的咸菜疙瘩,唐昭饭量大,一个人就将馒头和粥吃了干净。

就是咸菜疙瘩太咸了,还苦,唐昭就吃了几根。

房婶子回到灶房,看见锃光瓦亮的盘子不由感慨,幸好听了将军的话做了两人份。

唐昭询问,“西北盐价便宜吗?”

房婶子边洗碗边回,“不便宜,贵的很,一小撮就要五文钱。”

“一撮盐能吃多久?”

“那看是什么人家了,像夫人这样的贵人家,连做一顿饭都不够,像我们这样的贫苦人家,省着吃能吃一个月。”

一个月?唐昭皱眉,“盐吃的太少会得病的。”

房婶子擦干净碗上水珠,“是啊,可没办法,西北没有盐矿,吃的盐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那些商人心黑着呢,知道人不能不吃盐,把价格翻了好几翻卖给百姓。”

“宣王和地方官不管?”

“怎么不管?就是管了才这个价,没办法,要是价格再低的话,那些商人就不愿意运盐来西北了。”

所以贵点就贵点吧,总比没有的吃强。

唐昭想起上辈子两块钱一大袋的食盐,一个想法涌上心头。

唐昭问,“将军呢?”

房婶子收拾干净灶台,“将军吃完早饭就带着赵天和梁康几个出村了。”

“我去找他”,唐昭扔下一句,转身出了灶房,慢悠悠溜达到村口,正巧遇上赶回的顾辞。

唐昭看着汉子们护在最里侧的木箱,“去抬银子了?”

顾辞点头,“抬了四箱”,两千两。

唐昭赞同,“暂时够用了。”

准时来报道的小队长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四箱沉甸甸的银锭。

“一人领一箱,按照昨天安排的,尽快带人去定做榨油工具”,唐昭挥斥方遒,“等工具都齐了,咱们豆油坊就开工!”

“是!”众人喜气洋洋,一人拖着一个银箱子去了房婶子那交账记录。

赵天支了三百两,带着手下一群汉子推着板车,风风火火去其他村收黄豆。

梁康支了二百两,骑着村里唯一的老马,去了兰州城最大的石料作坊定制捣豆工具。

卫招娘支了两百两,领着手下娘子军杀向布坊,据理力争以便宜两成的价格买下百匹麻布和二十匹纱。

房婶子坐镇长寿村,指挥着蒋生惠娘夫妻带着剩余老少爷们亲自动手修建豆油坊。

整个长寿村上下齐心,不到十日,便建了个大致雏形出来。

西院高温炒豆,东院捣豆成粉,南院榨豆制油,最后运到北院装坛密封。

唐昭严格审核小队长们的手艺,不足之处一一纠正,直到没有半分错漏。

当天晚上,长寿村就吃上了豆油。

房婶子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有一日做菜放油时可以这么痛快,高兴地又杀了两只鸡。

卫招娘:......

油水足的菜就是好吃,连干炒豆角条都如此美味,更别说那表层浮着一层油的鸡汤了。

好喝的能叫人把舌头吞下去。

吃饱喝足,以后的日子有了盼头,汉子们难得没有上山砍柴,

不想错过《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