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在防备什么

香。朱标随手抓起一把米,轻轻捻了捻,眉头微蹙:“这米质虽尚可,但年份已久,恐怕贮存不善,易生霉变。”

林仓主一听,脸色微红,急忙解释道:“殿下恕罪,这些粮米确是去年所存,因昌平连年丰收,所以上年余粮尚未发放。”

朱瀚闻言,语气一沉:“余粮未发放,为何不早日减赋赈济百姓?难道要等粮仓霉坏,方才分发?”他语气虽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仓主额上冷汗直冒,急忙跪地:“下官知罪!只是之前一直未曾接到上谕,贸然放粮,恐怕……”

朱标脸色一沉,冷冷道:“朝廷制定政策是为了惠及百姓,不是让你等墨守成规,尸位素餐!若再有类似情况,如何向百姓交代?”

林仓主连连磕头:“殿下教训得是,下官谨记!”

朱瀚轻叹一声,语气稍缓:“此事暂且不追究,眼下正值夏粮收获,需速速将旧粮分发,腾出仓位存储新粮,切不可再拖延。”

林仓主大喜过望,连连点头:“下官遵命,定当妥善安排。”

朱标环视四周,沉吟片刻,轻声对朱瀚说道:“皇叔,仓储之事看似简单,实则关系民生,若能制定一套全国通行的储粮制度,或可避免此类事情再度发生。”

朱瀚微微颔首,笑道:“不错。回去之后,咱们便拟定章程,汇报给父皇。”

两人走出仓库,朱瀚看着熙熙攘攘的街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思,缓缓说道:“标儿,治理天下,绝非易事,今日你在仓储之事上的态度,已让我看到你的成长。”

朱标谦逊地笑了笑:“皇叔过誉了,只是希望,能为百姓多做实事。”

朱瀚望着他,轻拍肩膀:“好,咱们继续前行,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

朱瀚与朱标并肩走在昌平县的大街上,沿街店铺人来人往,贩夫走卒穿梭其间,街头巷尾不时传来商贩的叫卖声,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朱标缓步而行,目光扫过两旁的铺子,轻声道:“皇叔,你看这些商铺,生意似乎不太兴隆,百姓虽勤劳,却难掩生计之忧。”

朱瀚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地落在一间布庄的门口,那里几个伙计正小声议论着什么,神色间透着几分焦虑。他径直走上前,温声问道:“掌柜的,这些日子生意可还顺遂?”

那布庄掌柜一见二人气度不凡,虽不知身份,但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客官说笑了,这两年景气不如从前,咱们这些小本买卖,做得也辛苦。”

朱标闻言,走上前一步,语气温和地问道:“敢问掌柜,这几年究竟何以如此?是百姓手头拮据,还是另有原因?”

掌柜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殿下,实不相瞒,这几年虽说粮价稳定,但布匹、茶叶、陶器这些物件儿,运到京城的费用日渐上涨。再加上官府催促商税缴纳,咱们这点微利,着实难以支撑。”

朱标神色微沉,若有所思:“原来如此,看来不仅是农户的田赋,连商税也成了百姓的重负。”他转头看向朱瀚,语气坚定,“皇叔,此事不可不查。”

朱瀚微微点头,问道:“掌柜,你可曾向县衙申诉过?”

掌柜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殿下,谁敢啊?若是申诉,官府虽答应宽限,可每每检查之时,少不了找些毛病,罚银反而更重。还不如咬牙硬撑。”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多谢掌柜直言,本王与殿下此行,正是为解百姓之困。此事,定会查明。”

布庄掌柜闻言,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二人,顿时露出感激之色:“殿下能体恤小民,实在是百姓之福!”

朱标向掌柜拱手:“今日之事,不必声张。我们还需继续走访。”

说罢,二人继续沿街走访,每到一处,皆细细询问,渐渐地,关于商税不公、货运成本高昂、百姓消费不足等问题愈发明朗。

直到二人来到一家茶馆,刚踏入门槛,便听到几名商人正低声议论着。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京里要调整货税,据说要再涨三成,咱们这些南来北往的商队可要苦了!”

“是啊,货运本就不易,官府每道关口都设卡收税,一路下来,赚的银子还不够付费用。”

朱瀚与朱标对视一眼,悄然落座,耳听四方。那几名商人越说越激动,甚至有人拍案而起,抱怨道:“若是再这么下去,怕是要改行了!朝廷口口声声说要富民,可这税赋越收越重,咱们这些跑商的如何撑得下去?”

朱标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起身走到那几名商人桌前,拱手问道:“几位老板,听闻你们在

不想错过《明心见性》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