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4章 扣扣嗖嗖

男人根本近不了身,乌尔米拉正是虚弱的时候,可得保护好了。

“需要让男女主演先熟悉剧本吗?趁我们出外景的时候。”玛丽问。

“不用,我已经和他讲过剧情了。”导演希夫不在意的摇摇头。

说来奇葩,男主角兰卡到现在还没摸过剧本,他也没打算找导演要。

他的挚友拉吉很赞同这种做法,因为即使是大明星也不好这样做。

在宝莱坞问导演要剧本是大忌,除非你不想在剧组待了。

导演最讨厌这种人,“你以为你是谁?怎么,觉得我告诉你的不算数?”

看似最为开放的宝莱坞,其实同样等级森严。

定下了明天的行程后,几人又开始核对剧组的开销。

三百万卢比的预算看起来很多,其实一点都不经花。

希夫的导演薪酬是30万卢比,乌尔米拉的片酬是20万卢比。

其他配角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20万,还有制片人、摄影师、造型师、灯光师、剧组杂工.

光是这些人员开支的费用,就占去了整体的预算的三分之一。

拍摄期间的吃穿用度、场地、道具、设备器材,没有100万卢比打底,根本搞不定。

略一合计,300万的预算已经去掉了200万。

剩下的100万,得留着后期制作的费用,比如音乐、剪辑、特效、拷贝等等。

可以说每一个卢比都身负重任,容不得他们一丝一毫的浪费。

为了节约开支,就连拍摄用的胶卷都选了较为廉价的16毫米规格。

每盘胶卷400英尺,能拍摄11分钟左右的素材。

宝莱坞电影,即使是低成本片,时长也普遍控制在2.5到3个小时。

电影太短,购票的观众会觉得亏本。

所以哪怕多塞几段毫无意义的歌舞在里面,导演也要把时长凑到两个半小时以上。

《礼赞难近母》大约也是这个长度,按照1:1的成片比计算,至少需要14盘胶卷。

但很少有剧组能做到这么高的成片比,预算充足的项目通常按照10:1或者15:1来备货胶卷。

罗恩他们当然不能这么奢侈,2:1最多了。这意味着每个镜头,演员最多有两次机会。

一遍过最好,ng太多,必然被骂。

如此节约的情况下,拍摄用的胶卷也要准备28盘左右。

这玩意全靠进口,印度国内目前没有替代品。

原本每盘70美元的胶卷价格,算上高额进口关税后,生生被抬到了100美元。

28盘电影胶卷,折算成卢比大约是十万。啧,相当于6.25个兰卡的片酬。

后期拷贝时,拍摄完成后16毫米的画面会被转换成35毫米的胶卷,这是宝莱坞低成本电影的常规做法。

可以说为了节约成本,整个剧组绞尽脑汁。

罗恩从没想过增加预算,那不可能,也不合规矩。

商人逐利,控制好预算,才能赚钱。

第二天一早,当罗恩从丘陵起伏的地带苏醒时,导演希夫早就已经等在楼下。

他身边跟着制片人,还有一个拎着提包的摄影师。

三人满脸憔悴,胳臂、嘴唇、耳朵上,满是蚊子咬的大包。

“几位,昨晚睡得好吗?”打着哈欠的罗恩,丝毫没注意到这些细节。

“很不妙,竟然有蚊子没吃饱。”希夫没好气道。

“我会让人送点驱蚊药过去。”罗恩打了个哈哈。

今天他会亲自带队,拉坦回了乡下,他有一笔麻草生意要做。

没了面包车,几人只能选择坐巴士出行。

还好罗恩以前在瓦拉纳西市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里还算了解。

他的中学和高中时光也在这里度过,满打满算离开才不到三年。

瓦拉纳西市拥有一百万多万人口,是名副其实的大城。

这里有宽阔、热闹、商业活络的大街,早上九点正是交通高峰期,车水马龙,到处都是轰轰声、隆隆声、哐啷哐啷声。

空气中传来新鲜食物的香气,添加了大量佐料的小吃,勾起了众人的饥饿感。

罗恩只是买了些便于携带的烤饼和奶茶,就催促众人赶到巴士总站。

说是总站,其实就是一块凹凸不平的空地,没有顶棚,也没有服务站。

揽客全靠司机自己招呼,一辆辆巴士的前头和侧面都有印地文,上面写

不想错过《我在印度当老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