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2章 严县令

用磁力悬起一块结晶,结晶竟自己转动起来,投射出的光影里……有一个傀儡状的影子。”

傀儡?那绝非血肉之躯会有的构造。

“所以紫南宫联通的,是一个……靠机关术运转的世界?”向宁声音发紧。

孙先突然冷笑:“难怪他能用算学推演——机关术再玄妙,终究逃不过数理!”

秦三娘却摇头:“但严大人今早咳血时,说了一句话。”她模仿着那种沙哑的语调,“‘它们不是机关,是另一种活物。’”

烛火噼啪一响。

活物?如傀儡般装着齿轮的活物?

晨雾未散,孙先带着向宁、王永年、张月鹿四人穿过长街,往严正卿暂居的官邸行去。

昨夜秦三娘带回的消息太过零碎,众人商议半宿,仍理不出头绪——赤金能延缓晶化,但似乎并非长久之计;严正卿的阵法能干扰星图,却遭反噬呕血;而那些晶精,竟能模仿现实世界的规则,甚至将血肉之躯逐渐转化为机械般的构造……

"世子,"王永年搓了搓手,压低声音,"你说严大人真能解决这事?咱们在东昌府和淮南府折腾那么久,可连那些秘境的门道都没摸清。"

孙先没答话,只是摸了摸锁骨下方——那里的皮肤仍隐隐发烫,但昨夜服下严正卿给的赤金丹后,晶纹确实消退了些。

向宁忽然道:"我总觉得……严大人知道的比他说出来的多。"

张月鹿冷笑:"官场上的人,哪个不是话说三分留七分?"

正说着,前方官邸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名皂衣小吏躬身迎出:"严大人已在偏厅等候多时。"

偏厅内,严正卿正在案前摆弄一台古怪的铜制仪器。

仪器形似浑天仪,但核心处悬浮着一块拇指大小的晶石,在晨光中缓缓自转,折射出细碎的光斑。严正卿头也不抬,只淡淡道:"坐。"

孙先眯眼看向那晶石——它转动的轨迹竟与昨夜窗棂上齿轮组的韵律一模一样。

孙先并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随严正卿一同观察晶簇,它能模仿木质纹理,甚至……重组成了齿轮。"

研究许久之后,严正卿终于抬头,眼下青黑明显,显然又是彻夜未眠。他右手小指的晶化已蔓延至半个手掌,在阳光下泛出冰冷的金属光泽。

"我知道。"他指向案上的铜仪,"这块晶石,是从镇金所一名死者颅骨内取出的。"

王永年倒吸一口凉气:"它……还活着?"

"活着?"严正卿忽然冷笑,"你们在东昌府遇到的巨树,在淮南府遭遇的菌丝怪物——它们可曾符合我们对'活着'的认知?"

张月鹿皱眉:"大人的意思是……"

"它们只是遵循另一套规则的存在在尝试着融入我们现世。"严正卿突然用镊子夹起晶石,将其贴近铜仪边缘的磁针。晶石顿时剧烈震颤,投射出的光斑在墙上拼出一段扭曲的符文!

向宁恭敬地问道:"这是……"

"它们的文字。"严正卿放下晶石,"昨夜我翻阅了偃津县志,发现三百年前当地曾有'金石成精,昼伏夜出'的记载——而那时,恰好有一颗陨铁坠落在紫南宫附近。"

孙先瞳孔骤缩:"所以这些晶精,是……天外来物?"

严正卿不置可否,只是从案下取出一只铁匣。匣盖打开的瞬间,寒气四溢——里面竟整齐排列着七枚赤金锻造的长钉,每枚钉身上都刻满细密的算学符号。

片刻后他又将铁匣轻轻合上,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厅堂内格外清脆。他忽然话锋一转:"孙世子,如今东昌府那边情形如何?"

孙先抱拳回道:"回大人,临行前侯府已清剿关闭了东昌府境内大半的秘境。只是......"他眉头微蹙,"那些被青龙木侵蚀过的土地,至今寸草不生。"

"甲木之气过盛,反伤地脉。"严正卿若有所思地点头,目光忽然转向静立一旁的向宁,"说起来,老夫早听闻向公子十二岁便中秀才,若非去年那场无妄之灾,怕已是我朝最年轻的举人了。"

向宁闻言身形微僵,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一枚泛旧的玉佩——那是他恩师顾庸所赠。

严正卿眼中闪过一丝追忆:"顾庸那老顽固,如今身子骨可还硬朗?当年在翰林院,为了一卷《周天算经》,他能跟我吵上三天三夜。"

"恩师......"向宁声音微哑,"自去年冬日染疾,便回府中静养了。临行前还嘱咐学生,若遇疑难,可向严大人请教。"他抬起清亮的眼眸,"关于眼前这事,学生倒有些粗浅之见。"

严正卿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方青铜罗盘,盘中磁针正剧烈震颤:"但说无妨,不用找这些由头。以那老小子高傲的性格,他是不屑于提起我等老友的。"

"东昌青龙木显甲木之相,淮南菌丝呈癸水之态,而眼前这些晶精......"向宁指向窗外正在金属化的

不想错过《左灵复苏》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