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飞扬微微一怔,随即笑道:“李姑娘愿意相助,自然是再好不过。”于是,李暮雪便寸步不离地跟在石飞扬身边,一起勘察现场,一起分析线索,一起面对危险。
她看着石飞扬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看着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心中的爱慕之情愈发浓烈。
一日,两人在少林寺的藏经阁中查找资料,李暮雪不小心被书架上掉落的古籍砸到,石飞扬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揽入怀中。那一刻,李暮雪能清晰地感受到石飞扬身上传来的温度,以及他那沉稳有力的心跳。她的脸颊瞬间绯红,连忙挣脱开来,低下头不敢看他。
石飞扬却仿佛没有察觉她的异样,只是拿起那本古籍,仔细查看起来。
“你看,”他指着书中的一段文字,激动地道:“这里记载了关于突厥狼头图腾的来历,或许对我们破案有帮助。”李暮雪定了定神,凑过去仔细查看。两人的肩膀不经意间碰到一起,李暮雪能闻到石飞扬身上淡淡的清冽气息,心中不由得一阵慌乱。她偷偷瞥了一眼石飞扬专注的侧脸,只见他眉头微蹙,眼神锐利,专注到只剩下手中的古籍和心中的案子。
在石飞扬和李暮雪的共同努力下,案情逐渐有了眉目。他们发现天狼卫不仅在各大门派安插了内奸,还在洛阳城外的一处废弃古堡中设立了秘密据点。
石飞扬看着手中的地图,沉声说道:“看来,我们得去那处古堡探查一番了。”
李暮雪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深夜,两人潜入废弃古堡。
夜凉如水,冷月藏于云后。
废弃古堡的断壁残垣在暮色中如巨兽匍匐,散发出陈年朽木与尘土混合的霉味。
石飞扬足尖点地,身形如鬼魅般掠过半塌的照壁,琉璃肌肤在运功时泛起淡淡蓝光,将周遭蛛网映照得宛如冰晶织就。李暮雪一袭粉裙在夜风里几无声响,手中长剑斜指地面,剑尖反射的月光偶尔掠过她眼底深处一闪而逝的寒芒。
石飞扬忽然停步,关切地道:“小心脚下,”琉璃眼眸凝视着地面青石板的裂缝,又分析道:“这里的尘土有新翻动的痕迹。”
他蹲下身,指尖拂过一道极浅的靴印,判定道:“是突厥特有的钉靴纹路。”李暮雪凑近查看,发丝不经意间扫过石飞扬的肩侧,声音柔得能滴出水来:“石大哥总是这般细心。”她说话时睫毛轻颤,眼底却飞快掠过一丝复杂难辨的神色,又惊颤地道:“只是这古堡阴森,倒像是……”
“像是狼窝。”石飞扬打断她,语气陡然转冷。前方走廊尽头传来铁链拖地的轻响,他骤然旋身,玄霜刃出鞘半寸,刀身在幽暗中划出一抹寒星,暖心地道:“暮雪,你且退后。”
绕过残破的屏风,只见四个黑衣人身着短打,正合力推动一口漆成黑色的樟木箱。箱盖上用银钉嵌着狼头图腾,在石飞扬的琉璃光芒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李暮雪低呼一声,长剑下意识护在胸前,手腕却在袖中不易察觉地打了个手势。
石飞扬暴喝道:“动手!”施展“深藏身与名”玄妙轻功,身形如箭离弦,百胜刀法之“劈山岳”轰然施展,掌风未至,前方两人已被震得气血翻涌,握不住手中抬杠。
李暮雪同时掠出,长剑挽出七朵剑花,正是盘古剑门的“七星追月”,却在剑势将及第三人时,剑尖诡异地一偏,削断了木箱的铜锁。
李暮雪收剑而立,带着一丝娇憨地道:“多谢大哥相助。”语气越来越亲切,从“石帮主”到“石大哥”,再到“大哥”,一路走来,她对石飞扬的称呼越来越亲昵了。
不过,石飞扬却眉头微蹙:她方才那招本可制敌,却刻意避开了要害。
未及细想,木箱已“吱呀”一声打开,内中并非兵器,而是整整齐齐码放的羊皮卷,最上方一卷用金丝绣着狼头徽记。
密信展开时,石飞扬的琉璃肌肤突然剧烈震颤。
信上用突厥文写着:“借中原内耗,开潼关秘道,待安禄山叛军至,焚长安以应。”落款处画着半轮残月,正是天狼卫最高级别的行动指令。
石飞扬将密信收入怀中,愤然地道:“果然是狼子野心!”
忽觉背后劲风袭来。他想也不想,双掌一飘一引,“移花接玉”神功发动,反手一带,将偷袭者的手腕卸得脱臼。那人惨叫跪地,面罩滑落,竟是当日在少林被擒的天狼卫分舵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