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千里草何青青
宣璠没有把董顺抓起来,杨彪很愤怒。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soeo.info
根据笔录,昨天酉时吕布在家里烤羊肉,有他麾下校尉高伯平为证,董顺在书院打扑克,有侍女香菱为证。
这算什么?自家人给的证据,要一百个有一百个!
杨彪怒道:“他们这样的说法,等于无法自证,应该关起来审问!”
宣璠指了指自己:“我?把吕布抓起来?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我答应帮你,没答应搭上自己的性命!”
杨彪不忿道:“那至少也应该把董顺抓起来!你不敢把他下狱,就把他软禁在你那儿!”
宣璠摊手道:“没有证据,我不去。”
杨彪道:“搜集证据正是你的工作!”
宣璠道:“文先公,我知道你心中哀伤焦急,但你不能强迫别人做一些做不到的事情。仅凭一句怀疑就把董顺给软禁起来?他可是董相国的儿子!”
“董相国的儿子是儿子,我的儿子就不是儿子了?”
宣璠一脸郁闷:“不是我不愿意帮你,事情还不到火候啊!”
杨彪道:“你在这儿等着!我给你加点火候!”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宣璠有些委屈,他好歹是堂堂九卿,除了天子和董卓,什么人能对他呼来喝去?
不过他从昨晚忙到现在一直没合眼,确实有些困了,就打了个盹。
过了一阵子,杨彪急匆匆地回来,把宣璠给摇醒:“你要的火候来了。”
宣璠揉了揉眼睛,接过杨彪递过来的帛书。
杨彪问道:“这个够不够抓董顺?”
宣璠定睛一看:“够!”
“现在去,马上,越快越好!”
宣璠急忙去了,在世人的心目中,杨彪一直是个不疾不徐的君子,如今这样焦躁而失了分寸,都是丧子之痛造成的。
宣璠到书院没找着董顺,最后在官署找到了他:“董部尉,廷尉问话,请移步吧。”
董顺正要拒绝,宣璠却张开帛书道:“董部尉且看。”
好家伙,太傅袁隗签字盖章。
大汉的朝廷,表面上是董卓说了算,但董卓讨好士族,其实是和袁隗共治天下,毕竟袁隗录尚书事,所有圣旨都得归他批了才能发。
只要袁隗说了话,就没有拒绝的理由。毕竟人家只是叫你去“问话”,又不是下狱。
见董顺被宣璠带走,马超急忙赶去书院,把事情告诉了戏志才。
“戏先生,现在该怎么办?”
戏志才道:“现在只有相国才能救董部尉。”
貂蝉起身道:“我去把消息传达给董相国!”
戏志才表情有些微妙。
香菱站了出来:“还是我去吧,貂蝉小姐这般容貌,真见了面,只怕相国起异心。”
貂蝉复又坐下,心道:不是说董卓六十多岁已经不行了么?
还是说,越是不行,越要表现得像行一样?
戏志才对众人道:“斗争已经上升到朝廷官场层面,我们发挥不了作用,只能等香菱的好消息了。”
香菱急匆匆赶回董府,然而管家告诉她,相国还在朝中议事。
因为今天朝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立朱儁为太尉。
朱儁身为大汉名将,洛阳令只是临时的官职,不可能真让他当几年县令。
前阵子黄琬告老还乡,董卓便将朱儁提拔上三公的位置。
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和皇甫嵩作对比。
同样是大汉名将,先投诚而且是主动投降的朱儁,已经是万石的太尉,而后投降乃至需要劝降的皇甫嵩,是两千石的城门校尉。
立三公的礼仪非常繁琐,董卓忙到中午才回府。
香菱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迅速把董顺被廷尉带走的事情告诉了董卓。
董卓吃了一惊,他隐约听说了杨修之死,但毕竟比不上立太尉之事,便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跟董顺扯上了关系。
“那侍女,我问你,杨修究竟是不是顺儿杀的?”
香菱跪在地上,低着头道:“不是。”
她不过是个小小的侍女,根本不敢看董卓的眼睛,一旦对视,她就会露馅。
“说实话!”
香菱声音在颤抖,依然不敢抬头:“相国,我只是个侍女而已,这些大事我如何得知啊!”
董卓沉吟道:“不管是不是顺儿杀的,我董仲颖的儿子岂能身陷囹圄?我这就去捞他!”
香菱大喜,董卓一出马,事情就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