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董顺不正是一个曲长吗?
不过发表感言时,他并没有多说,因为他知道,作为董卓的儿子,说再多也很难引起底层士兵的共鸣。
所以他只说了一句话:全赖士兵用命,而且今天的胜利,张辽要占一半功劳!
张辽面露感激,他很清楚八百冲十万最大的功臣是谁,没有董顺的决策、指挥、鼓舞和带头冲锋,他们不可能成功。
但他太需要功劳了,毕竟他不是董卓的儿子,没有那么多机会。
轮到张辽发言时,他有些紧张,支支吾吾连话都说不完整。
段煨笑着问道:“你就说,当八百人对上十万人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
张辽道:“我当时在想,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军还击!”
众士卒皆大笑。
……
华雄虽然死了,但关东盟军并没有攻下虎牢关。
原因很简单,吕布到了。
这位飞将一降临虎牢关,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而且让一些胆小的关东军士兵感到畏惧。
但局势依然偏向关东盟军这边,因为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拉扯,战争已经进行到攻城战了。
华雄为什么要出关,而不老老实实待在关里?因为他要制止敌人制造攻城器械。
因为像冲城槌、云梯、床弩这些攻城器械,巨大而沉重,几个木轮子走得非常慢,严重影响行军速度,若是遇上崎岖路线,根本没法过去,只能丢弃。
(《后汉书》记载“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三国时期是有床弩的。)
所以打仗时都是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就近伐木制造。
而如今,攻城器械已经制造好了,盟军开始叩关!
袁绍发表重要战略分析:“吕布善攻不善守,我们轮番攻城,他根本发挥不出作用!而且他们人数很少,三十万对两万六,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