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服庞德
李乐一死,张辽立刻率五千兵夺了轵关陉,并驻军在关隘中,成为董顺的屏障。°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_
这里是最重要的地方,必须要最强的部将,率领最多的兵驻守,才能安心。
而董顺这边只剩三千兵,他及时招降了李乐的一千名残兵,这四千人四处搜索抓捕怀城附近的郡兵,好歹抓了一千人,勉强凑够五千之数。
可惜的是,这些郡兵相当无用,军事素养甚至还不如李乐那一千刚投降的白波军,简直没眼看。
戏志才急匆匆的走进议事厅:“君侯,下一步该怎么办?”
光拥有一座怀城,可远远称不上掌握了河内郡。
董顺道:“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麴义率先发言:“应该先攻略其余县,否则敌人卷土重来的话,怀城孤城难守!”
戏志才却道:“我的看法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天井关,众所周知,轵关陉、天井关、孟津渡是河内的三处要隘,拿下这三个地方,河内就有了屏障,等于一个瓶子被塞住了木塞,再怎么折腾,水都不会倒出来。”
麴义争辩道:“那也至少要先打下南方诸县,保证粮道,才能让粮从孟津渡运过来。”
戏志才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趁现在的雷霆之势,等对手有了防备,就将花费三倍五倍的代价!而南方诸县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打……”
董顺打断了二人的争吵,问旁边的怀城官员:“天井关的守将是谁?”
“是并州张杨部下的第一大将韩浩。?狐+-?恋;文?学1 ?°?更?{新,最¢全¥?×”
董顺道:“决定了,先攻略诸县,天井关一时打不下来的。”
戏志才奇道:“君侯,这韩浩竟如此了得吗?”
韩浩字元嗣,河内人,之前深得王匡信任,董卓抓了韩浩的舅舅当人质,逼韩浩投降,韩浩不从。
历史上的韩浩投靠曹魏,屯田有功,最终被封为中领军、万岁亭侯。众人认为他的才能足以坐镇一方,统领汉中。只是当时曹操内部动荡,缺不了掌管禁军的韩浩。
总之这是个牛人,本事比名气大的牛人。
董顺道:“倒不是说韩浩有多厉害,若是打遭遇战,我一战可擒之,但他不会出来,也不会像李乐那样犯错。”
“我明白了,他是个稳重的人。”
董顺道:“而且张杨在并州,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如今春耕还没开始,他肯定是缺粮的,所以我猜他不会允许韩浩打进来,以延长补给线。”
马超笑道:“他真敢打进来,君侯会让他知道什么叫一支部队烧十万石粮!”
麴义本来眉飞色舞,因为董顺没有听戏志才的,反而听了他的建议,但马超一提起烧粮的事,他的笑容就凝固在脸上。¢v!7`x`s-w′.+c,o?m/
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
戏志才想笑,但忍住了。
接下来,董顺让麴义和马超各自攻略诸县,就如戏志才所料,这件事比董顺想象中要简单。
其一在于董顺是朝廷命官,带着朝廷的印绶,其二在于守县城的郡兵实在太拉胯了。
仅仅七日,董顺就以雷霆之势收复了整个河内郡,震动四方!
这七日之内,白波军的徐晃率军进攻轵关陉,想趁董顺最忙的时候夺回关隘,却被早有准备的张辽击退。这位白波军的劳模,自从关东军起事以来就忙得团团转,到处救火填窟窿,也该歇歇了。
董顺让麴义率三千兵驻守荡阴县,也算是变相地塞住了“瓶子”的口子。
马超有些不痛快:“张辽也就罢了,麴义是降将,资格还不如我老呢!怎么不让我去驻守荡阴县?”
董顺道:“你虽然先投入我麾下,但在军中资历不够,麴义带的那三千兵,有一千是冀州兵,人家也不服你啊!”
马超悻悻道:“我懂,这叫一步慢,步步慢!”
董顺笑道:“急什么,以后有得是机会,来日方长!”
麴义驻守荡阴之后,韩浩立刻修书一封给张杨:“吾观董素卿年纪虽轻,行军调度却颇有名将之风,不宜贸然对敌。当静待河内变故,以图后续。”
张杨不是个急于求成的人,既然韩浩这么看重董顺,他便下令按兵不动,反正河内郡是迟早有变故的。
因为他知道河内郡水很深,他之所以一直没有把手伸进河内,就是因为水太深了。董素卿新来乍到,一定会吃个大亏。
此时董顺正大发牢骚,他的全部兵力有八千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