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七章 拿下

一生没经过太大的风浪,算得上平安顺遂。

“大哥,你咋样啊?听我爸说,你现在都是咱老家的风云人物了。”

“啥风云人物,我这辈子也就是种地的命了。”

严巧珍端着切好的苹果走了过来。

“可不能这么说,日子都是奔出来的,天明,大娘看得出来,你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得嘞,借您吉言!”

等了一会儿,李学军下班回来了。

把李天明叫到楼下,爷俩抽着烟,又说起了盖房的事。

“天明,你真有把握?”

他可不想侄子一番好心带着村里人出来干活赚钱,最后再落了埋怨。

“您放心,这活不难,也就是铺上下水的管道精细些,其他的咱们村是个爷们儿都能干。”

李学军点点头,之前在孙福满的办公室,李天明和那位张工的对话,让他对这个侄子有些莫名的信心。

老李家这是要出龙凤了。

好事,天大的好事。

“这钱……”

8000块可不是个小数,一旦分配不好,很容易落人口实。

“我心里有数,保证让每个人都满意。”

虽然不至于像前世做包工头那样赚大头儿,可好歹也不能白忙活。

李天明接下来还有很多计划,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这段时间,往厂里送野鸭子、大雁,前前后后分到了两千多,还有卖参,卖山草药赚的钱。

全部加在一起,李天明手里已经有4500多块钱了。

可这还不够,远远不够,尤其是村里的乡亲们手里也没什么钱。

这让李天明的很多计划都没办法实施。

“你这是准备盖新房了?”

刚刚上楼的时候,李学军就看到了拖拉机上的水泥,还有用草绳捆好的玻璃。

“准备来年开春就动工。”

李学军听着,心里也是倍感安慰。

“大伯,那两间厢房,当初学庆叔要过到我名下,我没答应。”

李学军一愣:“为啥?”

那两间厢房是当年分给他的家产,李天明父子分家的时候,他给了李天明。

“那是您的祖产,我不能要。”

关键是,李天明早就打定主意,要盖新房搬出去,两间厢房真要是归了他。

搬出去以后,李学成要的话,给不给?

不给,毕竟是亲父子,给了,李天明心里不痛快。

干脆不如不要,让李学军决定房子到底怎么处理。

李学军哪里知道,李天明想的这么多。

“到时候再说吧!”

说完,拉着李天明上楼吃饭。

早上出门的时候,李学军就说了,今天要留李天明在家吃饭。

严巧珍特意买了肉,李天明还带来了两条白鲢,也一并熬了。

吃过饭,李天明告辞离开,回到村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叔,这是卖鱼的钱。”

李天明把钱掏了出来,连带着还有钢厂开的收条。

今天只有李学庆一个人在村支部等着。

“咋回来得这么晚?”

李学庆让会计马长山去下账。

“在我大伯家吃了才回来的。”

李天明接住扔过来的烟点着。

“叔,还记得我上回和你说的那个事吗?”

李学庆想了一会儿,也没记起来。

“啥事?”

“承包钢铁厂专家宿舍的事。”

李学庆一怔,这么久没见李天明提起,他还以为这事黄了呢。

“这事……”

“拿下了!”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现在地里的活都干完了,只剩下去苇海捕鱼这个差事。

家家户户都在为猫冬做准备,能干的也就是在家打草帘子。

这玩意儿可以买给镇上的砖窑,可一片草帘子刨去成本,也就能赚两毛钱。

还不如往钢厂送一趟鱼呢。

没想到,上回李天明提过的那件事,真的成了。

“啥时候动身?”

“越快越好!”

“需要多少人?”

“算上我85个,工钱按月算,一共是一个半月的活,提前干完,也按一个半月算,大工一个月36,小工一个月25。”

这样的话,大工一个半月下来,就是54块,

不想错过《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