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没有川蜀人的舌头还想吃辣。不能吃辣四人组一口下肚,把自己辣哭了。
不过大领导已经为美食吸引,自己也已经忍不住了,夹起面条吹了吹,就送到了口中。
看着辣椒染红了嘴,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无不头皮发麻。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辣子入了口,他们会死的。
然而大领导却是一口接一口地狼吞虎咽。仿佛不是在吃辣,而是在吃人间最好的美食。
吃着吃着,他竟然落了泪。
家乡的味道,家乡的人,家乡的故事……
壮士出川三百万,十户九户无儿郎。
“年龄大了,总是会想起过去的人与事。”
大领导拿出手帕,擦去眼角的泪,继续吃。
但是这眼泪又怎么可能擦得尽。
抗战多年,出川的340余万川军,最后回来的只有区区15万,其中的惨烈已经不是能用言语述说的了的。
时任川军总司令的刘湘,身患重病也不愿退到后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还在抗战前线,逝世时不过48岁,逝世前还一直不忘叮嘱其他川军将士,誓要把日寇驱逐出境。
大领导还记得他曾与川军将士并肩作战,家乡战士们牺牲时的愿望,甚至只是为了再吃上家乡的一碗担担面、一碗热汤圆。
340多万的川军,用无数次最悲壮、最惨烈的牺牲,换来了如今这样的至高赞誉,撑起了四川人民的脊背,也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而这一切皆在面中。
过去的记忆不断从味觉中涌现出来。
人的记忆,最深沉的便是味道。
吃一口,便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面好,以后我还是要来吃的。”
大领导满意而归。
同时他也记住了这家小酒馆。
看得罗勇忍不住道:“难道咱们吃的不是一样的面?”
面当然是一样的。大领导的感受也与面辣不辣无关。
华夏美食中隐藏的词条《家乡的味道》,与其说是味道,不如说是人生的回忆。
一份留在味觉里的回忆。
辣只是帮助打开大领导舌尖上的回忆。
没有那份回忆,他就是直接嚼辣椒,没有就是没有。
辣是川蜀人独有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