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七章 高唐的恐慌

第三十七章:高唐的恐慌

高唐县,位于博州境内。

也就是后世的山东省西北部,属于聊城市辖县。

当下,高唐县城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土城,原本县属人口顶多也就三百余户,城东门外有一条官道,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之地,路边设有驿站、客栈以及可供旅人吃喝的酒肆。

可惜,由于魏博境内战火频发,驿站和客栈内早已人去楼空,几家酒肆也是如此,只剩下破旧的酒旗在竹竿上随风乱舞。

“将军,卑职已经查过,城中存粮已经撑不到明日,如此下去,一旦断粮,恐军心涣散。”

县衙内,县令陶左满脸愁容地向史仁遇汇报城中的存粮不足的情况。

高唐县城本来就是一座不大的土城,居住两千余人尚可,一下子涌进近万兵马,再大的包子皮也裹不住这么多肉馅,吃饭就是一个大麻烦。

陶左刚说完,一名军将急匆匆地走进议事厅,拱手说道:“将军,适才探马回报,李思安已经荡平历亭,一个活口都没留,此刻正领兵前来,距高唐已不足三十里,明日清晨便可抵达,但河东与沧州方面依旧没有动静。”

“啊!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陶左闻言,眼中不禁露出惊慌之色,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心里更是悔恨交加,之前真不应该让史仁遇领兵进城。

史仁遇皱眉瞪向陶左,厉声呵斥:“慌什么,来了便打,难道我们魏博军还怕他不成,他的刀枪能杀人,我的就不能吗?况且把咱们逼到这种程度,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大不了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史仁遇,元成县人,已过而立之年的汉子,家中历代从军,父辈便在魏博牙军中领兵,到他这一代,已经升至牙军都指挥使。

之前,军校李公佺领兵叛乱,是他带人拼死护在罗绍威的身边,打退了李公佺,之后又遵从罗绍威的命令,率领牙军跟随李思安进驻深州,对沧州展开围攻之势。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的离开竟是与家人的绝别,牙城被屠,一家老小无一存活,听到这个消息时,史仁遇悲痛得几近昏厥。

他怎么都想不通,一直让他忠心耿耿的节帅为何要把牙军置于死地,为何会狠毒到连拿不起刀枪的妇孺都不放过,没有了魏博牙军,罗绍威在群狼环伺之中靠什么立足?没有了魏博军,魏博还能存在吗?

愚蠢至极。

缓过劲儿后,史仁遇咬牙切齿地说出这四个字,领兵杀出宣武军营,一路奔至高唐,自命魏博留后。

随后,他串联魏博境内其他各县的魏博军将一同举事,誓要杀回魏州城,活剐了罗绍威,替那些冤死的牙军家眷报仇。

不过,他也清楚杀回魏州城绝非易事,因为屠尽牙城并非是罗绍威的能耐,皆因朱全忠的插手,当下也是朱全忠的宣武军在魏博境内到处围剿反叛的魏博军。

如此一来,仅凭自身的力量连自保都难,必须要有外援,所以他派人去河东向晋王李克用求援,同时也向沧州的义昌节度使刘守文求救,希望两处能同时出兵,共同逼退朱全忠。

可是,几波人派出去了,竟然连个回音都没有,史仁遇也心急,可心急又能怎么办。

眼下,参与反叛的魏博军分据各处,嘴上说的都好,真要落到实处,却都各求自保,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宗城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城中的口粮不足,若是断粮,连举刀的力气都没有,怎么跟宣武军打,真要是困久了,把人饿急眼了,别说对抗宣武军,自己人都能打起来,粮乏吃人的事情并非是奇谈。

其实,在入城之初,史仁遇就已经派人出去尽可能地找粮,可惜派出去的人或是被灭,或是逃走,一粒谷粮都没有运回来,反倒折进去不少兵力。

宗城县属贝州,在永济渠北,同样反叛的天雄军步马都指挥使李重霸屯兵在宗城县,并与分据澶、卫等六州的魏博军将相互照应,所占之地几乎等同大半的魏博,兵力上也远比史仁遇强上许多。

高唐快要断粮,周边又抢不到粮食,无奈之下,史仁遇只得派人去宗城找李重霸想办法,希望李重霸能调配一些粮草运往高唐。

“恐怕跟前几次一样,不会有消息了。”陶左一脸愁容,随即又建议道:“将军,卑职以为,不如趁汴军未到,我们先撤出高唐,或是奔向沧州,又或是向北过运河,与李将军汇合,如此也是个法子呀!”

陶左渴望史仁遇能赶紧领兵离开高唐,他会大开城门向李思安投降,如此也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命,否则高唐城难逃被屠的厄运。

对于陶左的建议,史仁

不想错过《扶唐》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