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六章 不安分的长芦都头

第六十六章:不安分的长芦都头

李存勖跟在李克用的身边,听到这话心里自然不服,拱手请战:“父亲,您给孩儿一支兵马,亚子替您夺下邢州城。”

对于此番战败,李存勖觉得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是李嗣昭指挥不当,兵临城下之时,他过于爱惜军骑,没有命三千军骑全力攻城,拖延了战机。

再则是李嗣昭过于固执,既然久攻不下,那就应该即刻转变策略,利用骑兵行军迅捷的优势袭掠邢州乡县,同时再分兵向西攻掠洺州,向南增援宗城的李重霸,如此也就能干扰朱全忠的部署,但李嗣昭却死磕邢州城,中了朱全忠的圈套。

胜败乃兵家常事,李存勖也认同这一点,但他觉得既然汴军大胜,却无就势进攻的举动,说明朱全忠在这方面并无过多准备,只想将战事止步于马岭关外,也只是想这一战打击晋军的士气,说白了就是捡个便宜。

如果此时能出一支奇兵,必定在朱全忠的意料之外,如此便能打汴军一个措手不及,若是攻略得当,拿下邢州也并非没有可能。

另外,李存勖还憋了一肚子气。

杨婆儿让人送回书信,把他在贝州清河城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存勖,这让李存勖大为光火。

杨婆儿被欺负倒是其次,主要是恼火魏博叛军的无耻,就像刘仁恭一样,都该死,虽然当下还要利用,不能动他们,以后却不能留,必须斩草除根。

李克用了解儿子不是气盛之人,也能想到出奇兵的策略,但他还是想稳妥起见,摆了摆手:“此事暂且不议,亚子,你替我传令下去,让各部做好防范,以备汴军突袭。”

邢州一战,汴军大捷,而且朱全忠的十万兵马就在魏博境内,李克用还是担心朱全忠会趁势攻打太原府,所以不敢冒然行事,也不得不保持警惕。

“儿子遵命!”

李存勖并没有再坚持,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提出建议,却不能违背父亲的每一句话,如果连他都敢质疑,其他人就会有异心,河东当下势弱,如果内部生变,那将是灭顶之灾。

杨婆儿在信中提到了沈烈,也说了沈烈要去长芦赴任,李存勖对这个名字倒是有点印象,好像屠魏州牙城的汴将就叫沈烈,似乎年纪也不大,与他仿佛。

至于朱全忠为何会派沈烈去长芦,不难猜测,应该跟沧州有关,朱全忠布下如此多兵马在魏博,绝不可能只为平叛,必定意在沧州,甚至包括整个卢龙,平定之后的魏博则会成为此役最佳的军需供应之地。

回府后,李存勖写了一封书信,命人立即赶往沧州将书信送与义昌节度使刘守文,提醒刘守文做好防范,同时也建议刘守文最好能杀掉沈烈,否则长芦会成为汴军日后攻打沧州的桥头堡。

长芦为沧州属县,刘守文之所以会把长芦让出来,表面上是听从朝廷的旨意,实际上就是大兵压境,不想得罪朱全忠而做出的友好姿态。

对于刘守文的这个姿态,朱全忠当时也给出回应,并没有往长芦县派驻大量兵马,只留两百步卒,说是维持县城安防,算是给刘守文一个定心丸。

但双方都清楚,一切表面功夫都是因为时机未到,等到撕破脸皮的时候,不管是里子还是面子,都会被杀戮劈砍成碎片。

因此,当刘守文接到李存勖的来信后,第一时间便将驻守长芦县的马军都头杜延平和步军都头卢元叫到清临城府衙。

沧州的治所在清临城,长芦距离清临并不远,距城仅有十里的脚程。

“两位都头,今日让你们入府,本帅是有事与二位说。”府衙的议事厅内,刘守文将嘴边的话停了下来,捋着短须望了一眼卢元,又看向杜延平。

刘守文已过而立之年,身形清癯,面如青玉,颧骨微隆,下颌蓄三缕短须,双颊略凹如刀削,眉间两道悬针纹似未干墨迹,左眼睑上有一粒朱砂小痣。

就相貌而言,刘守文给人的印象全然不像一个军镇节帅,倒像是多年苦读诗书,却屡次不中第的中年书生。

杜卢二人则不同。

杜延平的年纪约有三十五六岁,个子不高,身材滚圆,还是个大肚囊,正面望去连腰间的束带都瞧不见,胖乎乎的肉脸上总喜欢带着笑,每次笑的时候,一对眯缝眼里闪着精明且凶狠的光芒。

卢元要比杜延平小几岁,长得人高马大,貌相凶悍,一看就是狠人,尤其右脸颊上还有一道凸起的刀疤,或许是伤到了经脉,即便面无表情,刀疤也会不受控制地颤动几下,令人视之心惧。

杜延平听出刘守文的话里有话,跟卢元对视一眼,起身冲刘守文拱手笑道:“节帅,卑职与杜都头自从留守长芦,蒙节帅抬

不想错过《扶唐》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