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 戈壁寻墓

么活呢?

第四天傍晚。

晚霞的辉映中,我们来到一处干枯的河床旁。

乌力吉指着四周叽里咕噜讲了一大串,完后马纯良便翻译说,六年前这里还是一处小水泡,周围也有部分草场,乌力吉就是游牧到这地方的时候,猎狗叼回了银香囊,至于白骨累累的区域,就在河床往北大概两三百米左右。

我跑到河床上方的土坡一看,就见戈壁滩向北绵延了大概两三公里,完后是一片山地,琢磨了一下,我便对把头点了点头。

之前在二连那几天,瘦头陀找来不少资料供我研究,该怎么找,我心里大概有谱。

把头看过那个香囊,断代为中唐到晚唐时期。

这个时间段,漠北草原上的政权是回纥。

关于回纥的墓地风格,资料上几乎没有,但根据这个政权的由来往前推导,就能有个基本的框架。

“回纥” 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

根据《隋书》记载,当时草原上铁勒诸部中,有一部名叫 “韦纥”,一般被认作是回纥的前身。

而铁勒诸部曾被突厥统治,时间将近两百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方方面面都会受影响,再加上都是游牧民族,我认为墓葬选址上,应该大差不差。

而这一片区域的特点,恰好和突厥的墓葬选址条件完全吻合。

即有山、有河、有开阔的草原。

在突厥民族的文化中,山脉是地位的象征,同时还有神圣和安稳的寓意,而河流则被视作生命的延续,至于开阔的草场,即是游牧民族对草原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他们对空间上的需求,方便举行祭祀活动。

如果是平民,墓葬选址符合其一便可,但如果是贵族,那这三个要素都得具备。

退下土坡,我心理暗暗开始期待。

看来喝下车酒的时候没白捣鼓,这地方,搞不好真埋着回纥贵族!

不想错过《倒斗》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