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线索与打算
好消息!
电话里孔老爷子告诉我,原来曲阳修德寺的前身,正是恒阳恒岳寺!
之所以改名字,是因为北宋年间,为了避宋真宗赵恒的讳,所以就改成了修德寺。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com
而关于佛宝,孔老爷子并没讲太多。
他让我先弄个电子邮箱发给他,说要传一张照片过来,等我看到照片后再给他打电话。
当时虽然已经有QQ了,但并不算太流行,所以网络传输图片,还是以电子邮件为主。
另外年轻的小伙伴大概不知道,其实这时QQ还不叫QQ,而是叫作OICQ,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这一年的11月,才正式改名为QQ的。
当然这个改名可不是为了避谁谁谁的讳,是因为侵权被告了……
大概半小时后,一封电子邮件发了过来。
我打开一看,是张铭文拓片的照片。
照片黑不溜秋的,能看清的字迹不多,我立即拨通孔老爷子电话,随后他告诉我,这是1994年发现塔基地宫的时候,从一方石函盖板上拓印下来的。
但当年在石函中到底有没有发现舍利子,孔老爷子没打听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上的恒岳寺,确是安放过舍利子的。
因为铭文前五列的内容是:“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定州恒阳县恒岳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
听到这话,我顿时精神一震。
虽然这并不代表,手札中提及的佛宝就一定是舍利子,但只要存在是的可能性,就值得我们再去干一票!
我当时简直快激动坏了,一连抽了三根烟才将心情平复下来。
琢磨了一会,我决定先不告诉把头。
不是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是我打算把事情做到位在跟他汇报。
跟了把头这么久,我逐渐了解他的做事风格了。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稳。
无论什么时候,把头都给我一种运筹帷幄、稳如泰山的感觉。
我将来指定也是要做北派眼把头的。
所以从现在起,我做事儿必须得向把头学习,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事事都等把头去提醒。
而目前既然能确定,佛宝有可能是舍利子,那么还欠缺的,就是一个相对具体的位置。
这方面手札中有提及,即“圣山之南,龙水之北”这个区域。
圣山我知道。
就是外蒙肯特山区,之前研究突厥史料的时候有看到过。
说肯特山大家多半没听过,其实它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就是“封狼居胥”中的狼居胥山!
而在隋唐时期,狼居胥山的称呼是叫做“于都斤山”,被突厥人视为“天地所立之地”,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山,同时也是突厥可汗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
这里多说一嘴。
有种说法称,神秘莫测的成吉思汗陵,也在肯特山区之中。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葬于不儿罕山起辇谷,而这个“不儿罕山”,就是肯特山区在蒙元时期的称呼。
但奉劝各位,可别动歪心思,琢磨着支个锅,带上高科技设备过去干一票什么的。
蒙古人可能不敬财神,但绝对敬大汗,尤其是在外蒙那头。
另外,肯特山里还有军事禁区,有些地方是禁止随意踏足的。
所以搞不好,他们早就已经找到祖坟了。
然而圣山在哪虽然明确,这个龙河可就不好说了。
有可能是克鲁伦河,也有可能不是。
毕竟唐朝时期,外蒙这头的气候远比现在要湿润,大部分地区都是草原,否则也不可能孕育出强大的游牧民族,所以万一手札中说的这个龙河现在已经消失了的话,那估计就只能想想了。
……
回到内蒙的第三天。
经过商量,我们将青铜器、遣册、唐刀、佛经以及一部分精品玉器留给了瘦头陀他们,其余的小件玉器、首饰,通通分门别类摆到床铺和桌面上,载胡俑之类的精品则先放进套间,留到最后压轴。
这场面相当壮观,就跟后来兴起的床交会似的。
床交会都知道吧?
以免个别小伙伴不懂,还是解释一下。
所谓床交会,就是在酒店宾馆里头,将东西摆到床上,然后房门打开,任由买家进屋参观,所以有的地方也称之为房交会。
其实就和市场摆摊一样。
只不过相比起来,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