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捡着了
打从五月份搞傅显灵墓到现在,郝润入行也两个多月了,虽然她比较笨,眼力方面增长的不明显,但一些基本的职业嗅觉却已经大致培养出来了。本文搜:61看书网 61ksw.com 免费阅读
因此一看见那东西,她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那么,郝润到底发现了什么?
一块石板。
这是普通人会产生的判断。
但对我而言,一眼就能认出来,那东西是块碑额。
也就是石碑顶端,雕刻纹饰的位置。
这块碑额为花岗岩材质,大概二十公分厚,五到六十公分宽,长度不清楚,因为残了,但根据这个尺寸大致能推算出来,石碑全长,应该会在一米五甚至两米以上。
此外,通过表面的沙土和草浆痕迹看,这东西被搞上车之前,应该在草地里放了很久。
“平川,那个是不是……”
“郝润你看这块石头咋样,我买下来做个吊坠给你呗?”
不等郝润多问,我赶忙转移话题,并凑过去耳语道:“先别声张,我看看再说。”
完后我将几块成色不错的原石挑出来,递给刀疤道:“疤叔,麻烦你帮我问问这几块石头多少钱,能砍价的话砍砍价。”
趁着俩人沟通的功夫,我眯起眼睛仔细观察。
只一眼,我当即便攥紧了拳头。
牛逼!
汉代的!
尽管风化的比较严重,但不知怎么回事,雕纹的沟壑处却特别深刻,而且十分平滑,这明显不是最初雕琢出来的,而像是被某种外力,一直持续不断的磨损导致的。
所以我直接就辨认出来,是S形和C形组合的云气纹,且雕工风格偏飘逸灵动、雄浑大气,属于十分典型的汉代早期墓碑碑额。
我顿时兴奋起来。
汉朝那时候,这边都是匈奴,根本不流行墓碑,那么这块碑的主人,要么是和亲过来的公主,要么就是客死在这头的官吏,总之它得是个贵族。
因为平民连棺材都用不起,就更别提这么大尺寸的墓碑了!
如果是在咱这头,我不至于这么高兴,毕竟汉墓十室九空,这话可不是吹的。
但这边却不同。
都二十一世纪了,一个省才五六万人,过去啥情况自然是可想而知。
那么如果能顺藤摸瓜,找到这个点子,我估计九成九是个新锅。
嘿嘿,这真是瞎猫碰着死耗子,捡着了!
正想着,刀疤道:“五千图,他说五千图你拿走。”
我点头说好,顺手从旁边一人的袍子里拿起块蘑菇,凑到刀疤面前小声问:“疤叔,这几个人不懂汉语吧?”
刀疤微微一愣,随即神色恢复正常,他接过蘑菇,似模似样的说:“不懂,咋了?”
“疤叔,第二辆车后备箱里有块石板,你看你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他们从哪搞来的?”
刀疤望了我一眼,没说什么,完后便开始和那人蒙语交流。
这时马哥也瞧见了碑额,正要提醒我,我赶忙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听着点两人的谈话。
目前认识刀疤时间还不长,不能完全信任他。
半小时后,杂七杂八的买了一堆东西,花了也得有两万多图,这群人笑容满载的跟我们挥手道别,开车走了。
我赶忙问:“疤叔,打听出来没有?”
刀疤点点头,说这东西是从一块叫“阿日斯楞乌拉”的草场捡到的,之前一直被牧民做舔石来着。
“阿……阿啥?”
“阿日斯楞乌拉,你们记不住说姑娘山就行,一个意思。”
听他这么说,我也暗自点头,舔石我知道,之前在乌力吉他们牧场有见过。
没到过草原的小伙伴,大概没听过这玩意。
所谓舔石,是专门用来给牛羊补充盐分的东西,牧民们会定期将盐水泼在上边,等水分蒸发,盐分就会附着在石头表面,牛羊一旦感觉身体缺盐分了,自己就会去舔。
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动物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傻。
比如一些流浪猫狗,都是会自己找草药的。
此外除了盐,有时根据牛羊的需要,还会加入蜜糖、尿素、粗蛋白之类的东西,这能够防止它们因为缺乏矿物质,影响生长发育,不过听说现在都不这么干了,有专门压制成的复合型舔砖,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这就难怪了。
凹陷的地方更容易被盐分附着,牛羊舔着比其他地方有味儿,自然就会使劲舔,时间一长,沟壑也就会越来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