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2章 身份的重要性

实打实的高货,而且它没有金缕玉衣那么危险,成套出的话,保守估计也能卖个六七十。

嘱咐南瓜将玉片收好,我赶忙继续开始翻找,因为我很好奇墓主人究竟是谁,迫切想找到他的随身印。

不多时,一个两厘米见方、一点五厘米厚的小小印纽,便被我拿在手中。

居然是金的,我眼睛不自觉瞪大了一些。

这等级,着实不低了!

不过由于印纹直接看是反的,再加上还是篆书,我看了十几秒才认出上边的两个字——陈稷。

一通琢磨过后……

靠!

没听说过!

我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愣是没想到汉初有哪个贵族叫这名字!

秦朝倒是有一个。

但我不用想也知道,这人肯定不是秦朝陈稷,因为印纽上的篆书是“缪篆”。

据史书记载,这是一种从小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专用于印章的字体,是在汉初时期才出现的。

就算史书有误,缪篆出现的时期早于汉初,它也绝不可能出现在秦朝陈稷的随身印上边,说这人估计没几个人认识,但要说他办的事儿大家指定都听过,就是他曾经奉旨推行“书同文”,是这件事的项目负责人!

说白了,他干的就是件“必须用小篆”的活,他要还敢使别的字体,那他指定是想被做成兵马俑。

这不能够啊?

如果此时躺在棺材里的这个陈稷不是贵族,那他哪来那么一大堆青铜器?

难不成是偷来的?

想了半天也没个头绪,我只能继续找,看能不能再翻到遣册或告地书一类,有可能提供墓主人详细身份的物件。

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非得知道这人的身份,他是谁很重要么?

就这么说吧,只要我能在史书中翻出这俩字,都甭说什么王侯将相,哪怕他就是个县官儿,那这个小金疙瘩,就能比这一整座墓里的东西加起来还值钱!(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青铜器上没有记载大事件的铭文。)

举个例子,1982 年嘉陵江北岸曾发现一枚龟钮金印,印面刻纹为 “偏将军印章” 五个字,大家猜猜这东西后来被估值多少钱?

两个小目标!

但如果史书中没有提及,那撑死了也就是卖个几万块钱,而这,就是史料价值的含金量。

关键是这人还有一堆铜鼎啊!

怎么可能只是个县官?

然而事与愿违,我翻了半天,玉璧、玉璜、玉琀八刀蝉、金银首饰……包括小金饼也搞出来几枚,都算得上大开门的高货,但却没有任何一件,能提供哪怕一丝有关墓主人的身份信息。

好在信息虽然没得到,有件小玩意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是一枚工字珮。

和田玉材质,尺寸和金印相当,最厚处将近一公分,器型非常规整。

而且还是满红沁,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必然会更加晶莹亮润、鲜明通透。

这是个好东西。

不是说它多值钱,而是这玩意辟邪。

属汉代辟邪三件套之一。

放手里搓了搓,我越看越觉得气韵非凡,不自觉便傻笑出来。

嘿嘿,我正犯愁该弄个什么礼物给郝润,这礼物,它不就来了么?

不想错过《倒斗》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