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氢弹之父”。曼哈顿计划中,提出了泰勒-乌拉姆构型,这是当今世界氢弹的两种设计方案之一。
尼尔斯·玻尔?(丹麦):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逃往美国后,以尼古拉斯·贝克的化名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担任知识渊博的顾问。
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发现了中子,并领导了英国驻曼哈顿计划代表团,为英国在曼哈顿计划中的贡献做出了重要努力。
亚瑟·康普顿?(美国):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担任了芝加哥气象实验室的项目主任,该实验室是曼哈顿计划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大学前哨。
尤里?(美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奠基人。他在曼哈顿计划中负责同位素分离的工作,为原子弹的制造提供了必要的同位素材料。
拉比?(美国):物理学家,1944年因用原子束和分子束的磁共振方法测定了原子核的磁矩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中的某些关键研究。
费曼?(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曼哈顿计划中参与了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工作。
吴健雄?(中国):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在曼哈顿计划中角色虽并不十分突出,但她是参与该计划的少数女性科学家之一,为原子弹研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