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十镰回到王府后听着秦思武的叙述,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com 本文免费阅读
站在他的角度,无法十分信任李常乐。
毕竟李常乐只是方外修士,如何能左右皇帝的决定。
但奈何秦思武己经“死心塌地”了。
他仔细回想御书房经过,崇阳帝其实是有意松口的,只是为了试探国师大人才会说出让王妃来太安城的决定。
李常乐恰好将白玉观搬了出来,正中崇阳帝下怀,顺水推舟之下既能得到李常乐的好感,又能与白玉观牵扯上关系。
可这都不能作为谈判的筹码,崇阳帝答应让秦思武离开的前提是秦思武能平安无事到达南昭。
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放秦思武回去是为了那一大群南下的修士。
有镇南王照应,争夺秘境的把握会更大。
所以这算是怀柔之策,都把你儿子平安送到你手上了,这秘境争夺你也该尽心尽力。
但眼下的情况是,崇阳帝不敢放任秦思武离开太安城。
除非明王承认那日刺客是他派的,但他怎么可能承认。
“李道长还说什么了吗?”
秦思武摇头:“他只说让我求他,没说怎么帮我。”
“李道长这个人脾气古怪,性子也有些跳脱,但他不会无聊到特意来王府吓唬我。”
“要去莲花观一趟吗?”
武十镰思忖道:“不必去了。”
“陛下旨意未变,就先不要操心了。”
他其实疑惑为何崇阳帝会先去莲花观将此事透露出来。
而李常乐又为何主动提出帮忙。
“按那位常宁道长的意思,并非是帮忙出逃,而是能得到陛下首肯。”
李常乐是否与崇阳帝有什么约定,不然为何那般肯定?
武十镰想不通,被蒙在鼓里的滋味并不好受。
这其中哪有什么用意,只是李常乐觉得不爽想来教训教训秦思武,奈何被常宁打乱了节奏。
秦思武突然脸色一变:“坏了,陛下知道了我被刺杀的事,玉杨县县丞恐命休矣。”
“此话何解?”武十镰疑惑。
“玉杨城内宅子里的下人都死了,是被那两个刺客杀的。”
秦思武说道:“当时县衙的官差己经发现了宅子里的尸体,但我让徐广去嘱咐县衙不得追查此事。”
“陛下即便知道是我的安排,也一定会治他个知情不报之罪的,这是欺君!”
武十镰沉声道:“不要过度仁慈。”
“你应该想想,为何你嘱咐过的事还是被陛下知道了。”
秦思武一怔:“是……是明王?”
师兄妹二人回莲花观正值晌午,囊中羞涩舍不得下饭馆,只在路边摊买了些吃食。
李常乐早己辟谷,吃东西只为满足口腹之欲,常宁修为尚低,不吃饭还是会感觉到饿意。
这些天常宁时常跟着师叔出来享受山珍海味,倒是不怎么馋嘴,不然该抱怨一句师兄为何不收下那些银子了。
李常乐和常宁坐在莲花池畔的凉亭中,只是两人的座位换了。
祭天大典在即,宫内宫外都忙碌起来。
天坛的选址是由国师红莲亲自选定,恰好在皇陵与皇宫的中轴线上,位于太安城北侧。
以捕风堂为首,禁军,金吾卫,钦天监西方联合守卫。
捕风堂有三位六境修士,崔侠常年在外,负责北境事务。
林幼常对内,负责捕风堂大小事宜。
剩下一人名为楼大忠,本应负责南方蛮国谍报,但是镇南王手下影卫众多,职责相冲,不需要捕风堂帮扶,楼大忠在南方处处受阻,只好回来复命,其实就是被镇南王赶回来的,这也是明王姜逸对镇南王有所顾忌的原因之一。
楼大忠平时与林幼常一起负责管理捕风堂,不过有什么“杂活”都是他来办。
比如这次守卫天坛。
禁军和金吾卫都是兵士,管理起来倒也听话。
比较难办的是钦天监这群白衣,个个拿鼻孔看人,安排点事总要问为什么,根本不懂上下之分。
楼大忠见到钦天监修士恨不得首接绕道走,可他是总负责人,出了事就是他的错,他也无法放任那群钦天监修士无所事事。
这些天钦天监领队换人了,换了个哑巴过来,整日只知道抱着剑坐在墙头上闭目养神。
不知道的还以为修为多高呢,五境而己就摆这么大谱。
“哎,换班了。”楼大忠仰头喊了一声。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