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一路行驶,抵达某个地方,然后又是换成了卡车,一股脑儿送走。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
犹如来的了黄土高原一般,这里光秃秃的一片,没有围墙和铁丝网,有的只是少得可怜的植被和建筑物,还有大量的卡车,很多印度人在施工。
如果不是本地人穿着打扮的问题,看皮肤和国人没啥区别,都是那样的麻木。
营地中间的火沟,原来就是烧衣服用的。
还有一部分人骂骂咧咧的,但是李乌拉带头脱光了一番,剩下的也只能照做了。
美国大爷高高在上,二狗子在后头翻译,耀武扬威。总结下来的意思是,美国人和英国人嫌弃受训人员可能携带细菌,带来的大部分物资都要销毁,然后洗澡换上新衣服。
咦,他的枪呢?待会可以好好的揍他一顿了。
半个小时后,浴室里倒下了十几个人,阿译被揍得鼻青眼肿的,李乌拉则是快速的恢复了七七八八。
美国教官只是看了一眼,然后大声说道:他才是这里的魔王,来这里的人,都要遵守他的规矩,不准这个,不准那个...
兰姆伽基地,是颇具现代的军事基地,各类武器一应俱全,不仅仅是美式装备,在这里,能接触到全世界的陆军装备。
也许士兵是枪械保养,战术,战法,各类基础,所以大部分都是美军现役装备,而军官的课程更加多。射击中等规模,大规模的战术进攻,包含美、英、德、日、苏、意结果主要交战国家的战术,模拟单兵,班排连等战术攻击。
像阿译这样的步兵军官,学习的就是以上内容,李乌拉需要学习的更多,因为他还是炮兵。
卡其色军装,短袖,短裤,一个宽扁的大军帽,这让李乌拉响起了《士兵突击》里的老A教官的形象,只不过对方是长裤,有迷彩,而他没有。
课程很杂乱,估计史迪威和远征军高层,都把这批人当场了实验的小白鼠,从60毫米迫击炮,到81毫米迫击炮,120毫米迫击炮,再换成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
李乌拉认认真真的拿着冲锋枪,一发一发的打在靶子上。炮兵军官,可不能单纯的指挥炮兵,还必须要指挥步兵,毕竟炮兵中,自带步兵防御。
就像坦克部队,也有陪同的装甲步兵协同作战。你不能说,我光会坦克驾驶和开炮,就不学习步兵战术进攻吧,那不是半吊子吗?
李乌拉属于炮兵军官,培训课程则是增加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总计5个星期。不仅仅要学习步兵战术,还需要学习炮兵战术,两者结合。
每天就是不停的训练,每人每天至少能打掉30发炮弹,无聊了,还可以去打步枪,300发一人一天。
作为二战中大名鼎鼎的冲锋枪,汤姆逊以其子弹威力大,射速极高而出名的。实际体验非常差,非常容易卡壳!连续自动射击,基本后坐力压不住,单发也不准。
射击完毕后,李乌拉放下冲锋枪,站了起来。
迎面走来了几个高级将官,一看就是大人物,李乌拉赶紧立正回答:“长官好!”
一个将官大声赞美:“打得不错,枪法精准。”
另一位白人老头则是摇了摇头,说道:“孩子,冲锋枪不是这样打的。”
说完,他让人送来新的弹匣,数量的装填,然后瞄准靶子。
“哒哒哒...”
30发子弹,3秒钟就打没了,整个靶子西分五裂。
老头挺搞笑的,自个手艺不赖,还好没丢脸,“孩子,明白了吗?”
李乌拉绷着腿敬礼,然后回答:“明白了,用不起。”
一个校官立马站出来大骂:“怎么说话呢?这是副总司令,史迪威将军,还不赶快道歉。”
史迪威摆摆手,示意对方可以闭嘴了,而是问李乌拉:“为什么说用不起,我们可以提供数不尽的子弹和炮弹。”
李乌拉立马回答:“报告,我来自怒江前线,全团使用的是汉阳造1888式步枪,平均每人总子弹就30发,所以用不起。”
史迪威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让人勾勾手,找来了一把步枪。
“试试看!”
李乌拉一眼就看出来了,是改造版的英七七,没有弹匣。口径己经改造成7.62毫米的加兰德子弹,内置弹舱,可以放入双排弹夹子弹,共计10发。
李乌拉熟练地装弹,然后突然转身半跪,瞄着旁边的靶子射击。
200米开外,李乌拉用了不到一分钟,就打完了,射速和加兰德差不多,命中率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