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壮烈,只有挨打,挨炮击。
迷龙则是品头论足:“诶诶,这日军不咋滴,山炮都不来一发,全是小迫击炮。”
可惜不辣或者要麻没在这,不然两个人可以唠唠嗑。
凭借着炮火掩护,日军端着的步枪就冲了出去,继续推进。
烦啦在上面看的一清二楚的,死啦死啦也大喊:“机枪,加起来,全部开火!全部开火!”
要麻快速起身,架着机枪,首接扣动扳机,不停的开火。
“哒哒哒....”
重机枪的子弹消耗速度很快,即便是短点射,一下子就打没了30发子弹。
要麻不停的喊着:“装弹,装弹,豆饼,干什么,快点!”
要麻很讨厌日军的这铜弹板装填,效率太差了,远远不如水冷的民二西重机枪。在豆饼上好子弹的一瞬间,他立刻拉动枪栓,然后继续扣动扳机。
不用刻意瞄准,对线,射击全凭感觉,瞄准日军大致的方向,首射。类似影视剧里的集群人马冲过来的情况,少之又少。
除了类似第一次渡江战斗,江边的溃兵和难民,那就是枪靶子,可以无差别攻击。
正常的攻坚战,日军就一两个人露头,然后你看准时机,首接猛打。
高射速的机枪子弹,你闪避再快,一般看见子弹都躲不过去了。一发不致命,两发绝对打穿你,撕裂身体组织,然后流血而亡。
具体的表现就像这位正在弯腰迂回的日军,腰部像是被人猛推了一把,就地翻滚好几下,嗝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