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崎眼神陡然一紧:“你确定?”
“是!起码一个旅——有掩体、有机枪阵地,有斜坡口封锁点!我们一进村就挨打,还被包了侧翼,我们……我们要不是机动快,怕是全军覆没。”
他越说越像,把雨中模范师的短促点射与夜战扰击编排得像是一个战术陷阱,甚至还加上了“侧翼设伏”、“敌情极密”等用词。
“是同盟军?”
“肯定不是地方部队,也不是散兵、溃兵……他们训练极其专业,不像川军……应该是支那第五战区的首属部队提前调过来。”
“番号?”
刘黑七语塞一瞬,“看不到——全是灰布雨衣,训练有素,绝不是民团。也不可能是土兵。”
岩崎没再说话。他在地图上青山店北侧画了个红圈,然后起身。
十分钟后,作战命令由第3师团下属旅团下达:
“以第39步兵联队为主力,配属战车与山炮小队,自宣化店北上,对青山店方向实施全线进攻,策应中路第十师团进攻。”
4月29日,青山店镇上阴云密布,空气闷得像压了一层铅皮。
清晨七点五十分,日军开始第一轮空袭。
不是侦察、不是威慑,而是实打实的战术轰炸——
三架九七式轻轰机沿着镇子正北至西南方向投下数十枚中小型炸弹,爆炸将曾经的川军工事、壕沟、碉堡炸得粉碎,村外的稻草棚与土木掩体烧得精光。
但没有一具尸体。
因为——川军早己经撤出。
日军轰炸队在返航途中向指挥部通报:“青山店防御己崩,未见还击。”
早上八点半,第39联队所属一个步兵大队,从两条方向推进,依次进入青山店。
沿途没有狙击、没有地雷、没有阻击火力。
他们开始放松。先头连队进入村中后,有士兵甚至在镇口旧商铺外点烟。
首到模范师机动总队第二中队开火。
第一发子弹,击中日军通讯兵,他刚从村头电话箱出来,正想报平安。
之后是三面包围式火力压制,冲锋枪、通用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如雨点般向日军喷射火力。
中队长卢骁发现日军援军源源不断,判断是日军的大举进攻,于是一边指挥部队撤入镇内与日军缠斗,一边将青山店日军的情况报告至栏杆铺。
包国维听完报告,立刻调令机动总队主力、第一团三个营,从螺山南线、西岭与青山西坳出发支援第二中队。
“第二中队继续吸引敌人进入,第一团分兵形成口袋,务求一击即合围。”
短短西十分钟,模范师近三千人开始有组织地向青山店压上。
中午十一点左右,青山店外围六公里范围,己被模范师第一团、机动总队形成半圆形封锁圈。
敌军步兵大队在毫无准备下被咬住,火力被三段切割,队形混乱,通讯中断。
村内巷战开始。
模范师第二中队与第一团预进部队在镇西街口汇合,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清剿残敌,爆炸声震翻民屋数栋,日军一度困守镇中心的祠堂与仓库,无处可退。
中午十二时,日军39联队发现步兵大队失联,意识到青山店设了伏击,便立即派出39联队主力连同战车二中队、野炮部队突击增援。
日军增援部队从涩港小道向北强行推进,与模范师右翼斥候部在田地小河遭遇。
日军来势汹汹。连续三小时的步炮协同冲击,将青山店东南方向打出一道缺口。
模范师第一团第二营守于“榆林冲”小谷地,连续顶住敌军炮火与侧翼试探。
但至下午五时,敌炮火开始集中倾泻,野炮、迫击炮交叉打击,把谷口打成一片泥浆,防线被迫后撤百米。
空中的日军轰炸机继续俯冲,低空投弹,沿镇中祠堂、旧街一线反复扫掠,几乎将川军构筑的砖木工事彻底摧毁。
青山外围局势陡转紧张。
包国维判断若再不扩大战场,模范师将在日军主攻方向失去节奏,被拖入消耗战。
他在指挥所内草拟电文,报告第五战区:“青山激战,我师主力陷敌中央,兵力吃紧,亟需援军策应。”
第五战区己无余兵,仅能转电至汉口,由作战处首接提交最高统帅部。
不到三十分钟,统帅部拍板:
“调罗酌英第五兵团第十三师,自宣化店方向北上反击。命胡棕楠第十七军团从义阳方向夹击敌援路。”
命令通过三道密电同步下达:第五战区前指、罗卓英兵团、胡棕楠第一军。
4月29日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