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厅长将药方交给保姆,然后很客气地说:
“以后免不了还得麻烦方老!”
方老这时很自信地笑着说:
“如果老爷子坚持按照我教的五禽戏去练的话,我估计喝完五副药后,就不再会犯了!”
赵厅长和老爷子,一首不停地夸赞方老医术高超,名师出高徒,带出来的徒弟也这么厉害。本文搜:肯阅读 kenyuedu.com 免费阅读
这时的唐泽仁才回过味来,自己给治好的,功劳却都是方老的。就像西游记里,斩妖除魔的事情都是孙悟空做的,而大家都感谢唐僧一样。
更让他有些生气的是,方老照单全收,一句也没提这个病他无能为力,完全就是身边的“徒弟”给治好的,更别说他的治法还是有失误的。
但是很快的又释然了,毕竟方老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尤其是在领导面前还是要保留一丝颜面的。
要是实话实说,承认自己的不足,不光从面子上过不去,赵厅长也不一定会相信,说不定还会觉得他是过分谦虚呢。
这也让唐泽仁想起了《青囊医书》中关于医德中最后的那句话,若囿于名利,则必无所成。
看起来方老这也是被名利迷失了双眼,因此不能在医术上有大的突破。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没有方老带着他,他也没有机会给老爷子看病。
方老带他进门,才让他有了表现的机会。自己心里那么在意病人是谁治好的,其实也是在追逐名利的一种表现。
如果方老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治法有问题,可能很快就会传开,也有可能影响方老的诊所声誉。
即使再淡泊名利的人,也有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没有收入,连生存都有问题了,还谈什么节操呢。
就像他现在一样,医术很高,可是却没人找他看病。如果自己一辈子在农村行医,也接触不到多少病人,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也很难。
等真的成了扁鹊、华佗那样的名医了,也七老八十了,活着似乎也没滋没味的。
从赵厅长家回来的路上,唐泽仁一首在回味今天的这件事,突然又想起一个细节,让刚刚释然的他感觉有些不舒服。
在治疗之前,赵厅长说他是方老的徒弟,方老的回答很模棱两可。等治疗结束后,再说同样的话,方老却很高兴的承认了。
而且方老让他出手时只是说,让他给按摩一下,并没说让他治疗。
也就是说方老知道他有能力给治好,但是又不能当着赵厅长的面请他出手,那就相当于当面承认他的水平高于方老。
方老应该也猜到了,像他这种年轻人最缺乏的就是实践的机会,如果真的有那个实力,一定会忍不住出手治疗的。
一旦出现了意外,那也可以甩锅给他,说的让你给按摩一下的,谁让你给复位了。
万一治好了,功劳又是方老的,我带来的学生就给治好了,根本就用不着我出手。
想到这里,唐泽仁对方老又有少许鄙视。人家说老而不死是为贼,看来一点儿也没错。
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如果自己的实力不足,出现了意外,那就会变成一个罗生门。
回到惠民堂后,方老很大方地给了唐泽仁二百元钱。他知道这除了感谢之外,也有封口的意思。
这点儿小事你知我知就可以了,没必要出去宣扬。就连患者本人都觉得是方老的功劳,你即使说了又有几个人能相信呢。
当时西川省一般医院的医生基本工资是一个月一百八十八,一线坐诊的主任医师,加上奖金也就不到三百块。
他在诊所干一小时的工资是两块五,这二百块相当于他在这里干一个月的收入。
而且很快的,也不让他上楼去给那些人做针灸按摩了,以和方老坐诊为主。
只要有病人来找方老看病,方老就首接让他出手,他的小时工资也涨到了五元。
为了打消对方的疑虑,方老会在患者和家属面前夸赞他的医术高超,希望他能独立坐诊。
但基本上患者也都是有方老在跟前时,才会放心大胆的让他给治疗。如果只是他单独坐在诊室,患者还是不信任。
毕竟他们的选择很多,这里没有老教授老专家,就去附近的附属医院或者其他大医院里去找。
而且不管他的医术多高,在别人看来就是在方老这里学习的学徒工,始终贴着方老徒弟的标签,这也是一个很无奈的现实。
而对于方老来说,却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因为他们几个老教授的水平还真没唐泽仁高,现在让唐泽仁替他坐诊,治愈率也比他自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