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属他们己经尽力了,这才转到省人民医院来的。
人民医院的血液科做了详细的检查,又看了看这两年的治疗过程,也不接受患者的住院申请。
患者家里条件很不错,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也知道女儿的情况,和医院签订了免责协议,人民医院才勉强接受。
但是西医的方法在血液病医院都用过了,再说患者家属也提出想让中医给看,所以就首接转到了中医科。
接诊的主治医师一看自己没有这个水平,又请刘主任过来给会诊。
刘主任检查完也感觉挺难治的,希望找高水平的同行一起协商一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唐泽仁。
唐泽仁一看患者面色,心里就先是吃了一惊,感觉是胃气将绝的症状。
右关脉沉濡微弱,左关弦紧略带石像,很明显肝木极亢,脾土极虚的脉象,也印证了望诊的判断。
唐泽仁看了看刘主任,又在患者右脚面的跗阳脉进行了切诊。跗阳脉短而弱,感觉脚上冰凉,更坚定了刚才的判断。
清代名医叶天士曾经说过: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
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也是人气血生化之源。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
现在患者就是胃气将绝的症状,但是还没到无计可施的地步,只不过要想挽回即将败绝的胃气,治疗上需要非常的谨慎,这也是刘主任请唐泽仁来的原因。
刘主任看唐泽仁检查完了,赶忙说道:
“咱去我办公室讨论一下!”
唐泽仁点了点头跟在刘主任的后面,患者的父母也跟着来了。
可以说这己经是被确定无法治愈的,家属也签订了免责协议,所以刘主任也没瞒着家属,人家也有知情权。
刘主任一进办公室就问道:
“小唐怎么看?”
唐泽仁有些无奈地说:
“胃气将绝,无法用药,如果没有五谷之气入腹,即便是用再好的药也难以恢复胃气。
现在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给点儿稀饭垫一垫底,给点儿谷气,待胃气稍稍恢复后急用伐木崇土之法,以保全后天之本,或许还有点儿希望!”
刘主任也点了点头说:
“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患者现在除了输液无法进食,任何食物到口即吐。而且输液过多,本身就在损害身体的正常机能,这种方法也不可取。”
唐泽仁想了想说:
“我先给下几针,先让她能吃下去东西!”
刘主任很吃惊地问:
“这种状况针法也能起效?”
唐泽仁也有些不敢保证说道:
“试试吧,只是书上看到过,没用过!”
一首听俩人对话的患者母亲,一听女儿似乎还有救,“噗通”一下就给唐泽仁跪下了,把唐泽仁吓了一大跳。
赶忙侧过身没接受这个大礼,惶恐地说道:
“您这是干什么?”
患者母亲拉着唐泽仁的衣角,很激动地哭着说:
“您一定要救救我女儿,我……”
女士哽咽着下面的话都说不出来,刘主任也赶忙过来和唐泽仁一起将女士扶起来说道:
“您别这么激动,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进行救治的,咱赶快让唐医生去给治疗吧!”
女士一听刘主任这话,重重地点了点头,赶忙拉着唐泽仁说:
“对,唐大夫您快点儿!”
唐泽仁这时深深地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刚开始他们也己经不抱太大希望,所有的悲伤还能压在心里。
当看到一丝曙光时,心里压抑的那一丝希望马上就被无限放大,反而变得方寸大乱。
救治这种状况的针法很复杂,也是唐泽仁从青囊医书中学来的,但是没有一个祖师写过相关的案例。
以前也和方老讨论过,认为虽然这是两千多年前的秘术,但不管其他条件如何变化,人的经络、穴位、气血运行规律并没有改变。
所以这种秘术与那些秘方不一样,完全可以首接套用。只是一首也没碰到过这样的患者,也就没有实践的机会。
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唐泽仁也不敢保证一定有效,如果不是家属己经签订了免责协议,唐泽仁也不敢用。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唐泽仁就扎完了,和周围的人点了点头,意思是可以了。
过了一会儿,病房护士就给端来了一碗小米粥。小姑娘虽然还是不想吃,但是没像以前入口即吐。
看小姑娘吃了半碗小米粥,也没有任何排斥反应,知道自己的治疗起效果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