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到一半说不出口,根本无从问起。?y.k*r_s?o~f-t¢..c~o!m+
就好像光武帝耗尽了龙气,以导致后世之君命绝的较早。
其实这病那病的,在洛阳并不少见,大臣们时常抱恙。
但事发生在天子身上,哪怕是个小喷嚏都不小。
更何况是当场累倒,足以举国哀悼祈福。
另外,太医治疗皇帝,哪怕太医知道明天皇帝就要嗝屁了,大臣询问时,太医依旧会闪烁其词搪塞。
比如灵帝快咽气的那日,大臣们焦急抓着太医问。
太医说吉人自有天相,结果没过几个时辰就驾崩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新君还未坐上龙椅的时候,皇帝快不行的消息传开,必有歹人作乱。
不是太医不想说,而是一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要求他们别乱说。
然后逞着老皇帝还有一口气吊着,赶紧做布置,等到新君坐上龙椅,再宣布老皇帝驾崩,朝廷便完成了一次过渡,就算有乱子,不至于伤及国本。
所以哪怕郭嘉信里写的再好听,都没有天子当场晕厥,足足昏迷两日多更震撼人心。
在没有亲眼看到天子活蹦乱跳的出现前,不管人家说什么,都得做好准备。
准备下一秒宫中传来噩耗。
除此以外,天子秘密入京,也能说明很多事。
至少在朱儁的视角下,刘辩就是救治百姓过程中染了恶疾急症,随时可能咽气。+1_8+0~t·x-t~..c_o\m,
高顺是个面瘫,深吸一口气后,抱拳道:
“有我高顺在,无人能伤害天子,我这就进宫保驾,告辞!”
张辽也知事态紧急,不再多问,转身要跟上高顺。
朱儁突然喊道:“慢!”
两人停下脚步转身,朱儁撑着桌子站起来。
“老夫希望二位将军能知大义,除了保护天子,皇子韶那边也要注意……若天子真有什么不测……”
朱儁的拳头捏紧,最后一句话怎么都说不出来,咬了许久的牙,才道:“全力主张催促渤海王就藩。”
说完朱儁就脱力的坐了回去。
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渤海王刘协是先帝骨血,深得先帝喜爱。
在此危难关头,他选择了话都不会说的皇子韶。
张辽高顺两人不用多说,他们是刘辩所提拔,就算真有大变故,还有少主在。
若是少主有多位他们或许还需要站队纠结,但一个熟都不熟的刘协……只要少主在一天,除非有刀架他们脖子上,也不可能忘本。
两人同时抱拳,然后一言不发的转身离去。
张辽高顺上马,领着亲兵一路奔驰,穿过北军就是洛阳城。
到此他们的事就少多了,全洛阳的军队和防务都受刘备调遣,轻易的就给两人开了后门。
……
刘辩进入南宫。~萝~拉,暁·税_ ~追·嶵¨欣·章,节\
龙辇又换回担架,西位羽林郎在一众羽林军的开道下,一路横冲首撞步履飞快。
郭嘉要小跑着才能跟上他们的动作,一边跑一边下达着命令,羽林军在接到命令后,三三两两的抱拳跑开。
“来人,速传太医台太医令张仲景、华佗、董奉来章德殿见驾,此事不可声张。”
“喏!”
“封锁北宫,诊治期间所有大臣一律不见。”
“喏!”
“仲德,你带着锦衣卫出去办事,若有人胡言乱语造谣生事,全部抓住。”
“行。”
“……”
刘辩一路睡够了,这会儿清醒着,他并没有开口阻止郭嘉的吩咐。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这会儿确实不咋地,为了避免有人趁着他养病期间搞事,各种布置都是最优解。
包括绕过百官首接走侧门回京。
他实在是没那个精力去应付大臣,大臣们看他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谁知道他们回去后会不会乱搞。
虽然醒着,他也没什么力气去吩咐啥。
一路颠簸,刘辩感觉高热己经被自己硬扛过去了,就是这咳嗽始终停不下来,一咳感觉要将肺咳出来似的,嗓子都咳到如同刀割。
羽林军护送着刘辩步入章德殿,随后追上来的荀彧,听到了那令人心碎的咳嗽声。
“咳咳咳!”
“陛下……”
荀彧一下子就失去了追上去的力气,双腿一软,红着眼眶瘫软在地上。
他感觉自己的心跳一下比一下重,一口气堵在嗓子眼,用力的呼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