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朕嗣位以来,海内渐安,边疆稍靖,然倭寇肆虐,内奸潜行,民不聊生,国无宁日。
今有忠勇之臣苏川,奋不顾身,屡建奇功,实为国家之栋梁,朕心甚慰。
苏川,尔以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屡立战功。
昔日倭寇奸细潜伏于内,图谋不轨,尔洞察秋毫,一举捕获,使奸侮无所遁形,保我社稷安宁。
辽东叛乱之徒,妄图颠覆,尔倾力平叛,迅雷不及掩耳,乱党悉数就擒,海内为之震慑。
高丽之战,尔身先士卒,勇猛精进,斩将搴旗,所向披靡。
倭寇主将天照正南,凶悍狡猾,尔临危不惧,一战而斩之。
敌军丧胆,我军振奋。自此,倭寇胆寒,不敢轻犯我大明疆域。
尔之功绩,昭如日月,不可泯灭。
朕特赐尔锦衣卫副指挥使,以示荣宠。
锦衣卫者,朕之亲军,卫国护民,责任重大。尔宜益加勉励,恪尽职守,不负朕望。
再赐尔镇东将军之号,以旌尔平定东南,安靖海疆之功。望尔持此荣衔,捍卫国家,镇守大明,使西夷宾服,海晏河清。
苏川,朕今赐尔金书铁券,以记尔功;赐尔玉带紫袍,以荣尔身。凡尔子孙,亦当享此荣耀,世袭罔替。
于戏!朕望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接再厉,为国家社稷,再立新功。钦哉。
诏书到日,尔其勉之。
诏书念完,台下的群臣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凉气,面面相觑,表情惊讶莫名。,
反而是苏川有些云里雾里,不太明白诏书中的确切含义。
不过,他也能听出这官职肯定不小,还封了个将军,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毕竟,锦衣卫副指挥使和镇东将军的职位,他想想都觉得有些冲突。
台下的群臣心中也是这么想的——怎么可能有人既担任锦衣卫副指挥使,又兼任镇东将军。
这名号即便是不放实权,也足够震慑人心啊!
仅仅是想想,他们就觉得有些心惊胆战。
关键是苏川还如此年轻,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若真的掌握了军权,再有二心,那该如何是好?
群臣迅速交换着眼神,甚至有人蠢蠢欲动,想要上奏劝谏。
但最终还是没有人在这喜庆的时刻站出破坏圣上心情,只能默默摇头,打算日后再找机会劝谏。
震惊的不止他们,就连陆炳和燕宽也没想到最后的封赏会是如此之重。
这己经不能用恩宠来形容了,而是有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即便是陆炳,也不知道会有这种层次的封赏。
但他却不是兴奋,反而是眼里多了几分隐忧。
而这时,太监送完诏书,将圣旨卷起,放到苏川面前,开口说道:“苏大人,接旨吧。”
苏川双手接过圣旨,举过头顶,高声说道:“谢圣上隆恩!”、
苏川的册封仪式结束后,接下来便是对军中将领的封赏。
人人有功,人人都能得到赏赐。
此次封赏的力度之大,令人咋舌。
朝中不少大臣今日己多次侧目,暗自感叹,恐怕日后主战派在军中要占据主导地位了。
除了对军中众人的赏赐外,还特别提到了苏川建立的无相,这也算是给了无相一个正式的编制——隶属于锦衣卫之下,归苏川首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