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在哪?他到底是死是活?
张宁交代,马宁己被他们弄死。他还交代说,为了绑架马宁,他们一共策划了三次。
10月29日中午2时10分,吃过午饭的马宁急匆匆地往学校赶。快到校门口时,张宁一把抓住他的衣领:“老实点,跟我走就没事。”马宁平时就怕他,现在见他面露凶相,更不敢有半点违抗,只得乖乖地跟着走。走了几里路后,他们来到一家窑厂,张宁对等候在这里的徐峰、葛长攀说:“货带来了。”三人随即会心地一笑,笑得马宁毛骨悚然。
他们本来决定在窑厂杀害马宁,但见这里人多,未能下手,于是将他挟持到人烟稀少、离学校很远的一个机井房里。
机井房位于一片麦田的中央,里面有一口深达10米用于灌溉麦田的机井。时值深秋,小麦刚播种不久,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里看不到一个农民,天渐渐黑了下来。
一进入机房,张宁一伙便对浑身发抖的小马宁宣布:“你被绑架了!”随即又问马宁:“你家电话号码是多少?我们找你爸要10万元钱用用。”
“俺家没那么多钱。”马宁老老实实地回答说。
张宁等人一听,举手便打,而且不许他哭叫。
毒打之后又问道:“你爸能不能拿出10万元?”
马宁怕打,只好说:“能。”
于是张宁将马宁新买的运动鞋强行脱下,穿到自己脚上。低头一看自己的裤子破了,又扒下马宁仅有的那条运动裤,穿在自己身上。做完这一切,他便指着黑洞洞的水井,命令马宁往里跳。
马宁吓哭了,求饶说:“你们绑架我,我爸会给你们钱的,求你们不要杀我!”
葛长攀见状便说了句:“看他挺老实的,算了吧。叫他爸拿500元钱来领人。”
张宁一听,坚决不同意:“他认识我,不杀他,他会报案的。”
于是三人一齐动手,强行将可怜的小马宁推进一片漆黑的深井中!
井中传来马宁在水中挣扎的哭叫,三人闻声,赶紧拆下机井房的红砖,一块接一块地往井砸,想把马宁砸死。见哭叫声没停,张宁等又将路边一块重达上百斤的大青石搬来,咕咚一声推进井中。之后,张宁趴在井口喊道:“马宁,你还能上来吗?”
老实的小马宁西肢撑在井壁上实话实说:“我的腿不能动了。”
见马宁还能发出声音,他们便从麦田埂上抱来农民肥田用的成捆的玉米秸,点燃之后扔进井中。
确认马宁死亡之后,三人决定实施方案的第二步:给马家打电话,敲诈10万元现金。
1999年11月1日中午,警方派人打捞沉入井底的马宁。现场人山人海,在民风淳朴的皖北,善良的村民们不敢相信一个花季少年会对自己的同龄人痛下毒手。
打捞工作十分艰难,首先必须清除己填到井口的玉米秸和砖块,仅这项工作便花去了近10个小时。至第二天上午10点,井中杂物才被清除干净。当时天气很冷,一位30岁出头的农民出于义愤,自告奋勇下井捞人。他一气喝下半瓶老酒暖身,然后腰系麻绳,在井水中几上几下沉浮,搬掉了压在马宁身上的砖石。
当他将惨死的马宁抱出井外时,这位淮北汉子哭了。有生以来,他从未见过有人像马宁那样死得如此惨不忍睹。一个原来漂亮的男孩几乎被砖头砸得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肉,马立顺夫妇看到面目全非的马宁,当即哭昏倒地。围观的群众从未见过如此悲惨的情景,一个个陪着落泪。
此案一破,整个皖北为之轰动。在古风犹存的淮北平原,张宁等人的恶名不胫而走。
张宁,男,14岁,淮北市朔里镇人,小学文化,读初二时被学校开除,无业。
徐峰,19岁,初中文化,朔里镇农民,无业未婚,1999年6月因持枪抢劫孙土楼中学批捕在逃。
葛长攀,男,20岁,朔里镇农民,初中文化,无业未婚。
葛成振,男,15岁,初中文化,朔里镇人。
在这个西人犯罪团伙中,张宁文化程度最低,年龄最小,但在这起骇人听闻的绑架杀人案中,14岁的张宁充当的却是“首领”的角色。
张宁出生于1985年7月20日,父亲是朔里煤矿矿工,母亲在朔里镇农贸市场卖杂货。由于父母都忙于赚钱,因此,张宁出生不久就寄养在奶奶家。奶奶对这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孙子疼爱有加,什么事都顺着他,这样的成长环境使他从小就养成了“霸王”的脾气。上小学的时候,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霸气十足的张宁很自然地成了小同学的“孩子头”打架斗殴是他的拿手好戏。当父亲将他从奶奶家接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