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3章 为霸占人妻害其公婆!2000年蠡县“12·26”投毒杀人案

老汉到外村办事去了,只有老汉妻和傻儿子老三喝了粥。老汉妻喝得少,略有点儿恶心不舒服,老三则呕吐得很厉害,是马缕花去找人叫的大夫。当时以为是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没有人想到粥里会有毒。

26日早起,马缨花和婆婆一块儿做的饭。她先烙饼,又在煤气炉上炒菜。婆婆还是熬她爱喝的玉米粥,而且把头天晚上的剩粥掺在了一起,又在火上咕嘟了一小会儿。做好饭,婆婆就出门了。这时候,老三的难受劲儿还没过去,卧床休养呢,同住一村的老大闻讯过来看他。正赶上吃饭,马缨花就给老大拿了碗筷叫他一块儿吃。马缨花母子吃的是饼、炒菜和炒剩米饭。老大盛了碗锅里的粥喝,随即和老三一样发了病,呕吐晕厥。马缨花见状,赶快招呼邻居帮忙,将老大送往医院。

上午约11时许,尚未吃早饭的张老汉夫妇一块儿回到家中。锅里的玉米粥还温乎着呢。他俩各自盛了一碗就着咸菜大口喝起来……

马缨花称自己带着孩子一首呆在屋里,正为早上的事感到害怕。因为,在老大突发急病被送走后,见家里的鸭子吃了他的呕吐物,立马蹬蹬腿死了!这时,她隔窗听到院里的声响不对头,出门一瞅,妈呀,公婆双双倒地不起!

马缨花慌忙又去找人将他俩送医院。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双双死亡。

很明显,十有八九问题是出在玉米粥里。

警方在现场提取了多种检材送去化验,以确定毒物的存在。

然而,马缨花母子为啥没中毒?

这又是任何人都能看出的另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但在村里人看来,这并不构成疑问,庄乡们都知道,马缨花还有她的儿子不爱吃玉米面。张老汉一家偏偏特喜欢喝玉米粥,遇到他们喝粥的时候,马缨花宁可饿着,要么只吃干粮喝开水。为啥?因为她是南方人,吃不来粗粮。

几年前,怀有身孕的马缨花从外地来到这里,经人“介绍”嫁人张家。这地方的经济生活条件远远好于她的家乡,丈夫待她不错,公婆和她相处的也可以,打生个儿子后,家里人更是对她另眼相看。所以,马缨花婚后的日子应该说过得还算满意,渐渐地和庄乡西邻们都熟了,加上她挺有人缘儿,村里的年轻女人都喜欢找她聊天赶集,自然而然就融入了当地庄乡们的生活圈子。

面对警方的询问,这位来自南方山区的媳妇还述说了过去发生在张家的一系列怪事——

1999年10月,马缨花和丈夫收养的一个外地女孩得病送保定住院,症状与这次出事的人一样。最后医院未查出病因,女孩不治而死。就在这女孩住院的第二天,张家院里养的6只羊有5只在极短时间内同时死掉。

2000年夏季的一天,马缨花中午做鸡蛋汤,喝了一口又苦又涩,后发现这味儿来自水瓮里的水,怀疑有毒。她与婆婆将蛋汤及瓮中水倒掉了事,没有声张。

2000年刚入秋的一天,马缕花与婆婆赶集回家,到瓮里舀水喝时,一股怪味首冲鼻子,又见水面上有白色泡沫,还漂浮着油脂。她们像上次一样,把水换了。

2000年11月18日,马缨花的儿子与其叔伯姐弟在一块吃油条,回家后即呕吐抽搐,被送保定救治。他的姐弟却没事……

从马缨花的表情、声音判断,此时她的情绪较平稳,像是实话实说。联系到这起案子,可以认为有人一首在暗地里跟张家过不去。

然而,马缕花提供的情况并不能澄清她自己身上的疑点——尽管这些疑点似乎己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如果假定这案子是她干的,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也能成立,对于作案时间、作案手段、作案条件等,她都可以具备。

那么作案动机是什么?办案人员听着她的讲述,脑海里不断地浮起一个又一个的疑问。

很快,马缨花所谈的事基本都得到了旁证,只是很多人提到了一个马缨花只字没谈的情况——她与本村男青年李跃琪关系暧昧。马缕花说不上长得漂亮,但模样小巧玲珑,皮肤白而细腻,在村里算得上是个引人注目的女人。

办案人员找马缨花核实,她没有回避,说那段关系早在1998年冬天就结束了,双方没有形成矛盾留下怨恨。

不过,她又说出了一段别人都不知晓的事儿。也是在1998年冬天,张家的后邻张大圭在一天夜里悄悄摸进马的卧室,二人发生了性关系。马缨花承认她当时怕被东屋的公婆听见产生误解,所以没做反抗,但后来张大圭又多次来求欢,她均以婉言相拒。

围绕此案的调查继续进行。

办案人员分析,玉米面基本是张家天天要吃的粮食,投毒时间距中毒时间不应超过两天。马缨花对这两天的活动特别

不想错过《那些轰动一时的大案奇案》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