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投毒案。第一,大家要注意侦破方向,因事件发生在张亚亚家,必须围绕张亚亚、张巧菊开展工作。第二,注意搜集证据。根据以往经验,投毒案件的证据难找。这种鼠药,一种是针剂,一种是玻璃瓶带盖的,要注意寻找毒源。第三,要尽快查明因果关系。”
副局长柴建庭补充说:“这个案子,很明显是一起报复投毒案。作案人可能是一个心胸狭窄、不计后果的人,可能是女性。”
局长赵建设接着说:“要查明因果关系,一是要抓紧对刘改凤的了解,从11月5日到7日这几天中,她什么时候离开过家及晚上家里的情况;二是向医院里能够讲话的中毒者了解情况;三是进一步深入了解干部群众,弄清张亚亚和妻张巧菊与周围群众的矛盾面;西是技术人员加紧对所提取物品进行化验和尸体解剖。”
夜己经很深了。指导员周新元、所长李小虎接着又召开了参战民警会议,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刑侦二中队副队长丁永林和苏建荣二人连夜去寻找毒药的来源,了解张亚亚一家人与村里人的矛盾。
周新元、李小虎、李全、卢建军等人重新走访刘改凤、张天亚妻子崔景兰及一些知情群众。吴平听、张开亮迅速检验所提取的物品。
捕“鱼”的大网张开了……
其间,柴林山县长、荆青莲副县长召开了由公安、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部署抢救和侦破工作。
从11月9日上午一首到11月10日凌晨4时,通过大量地走访群众,张亚亚一家的为人处事像一幕幕镜头展现在侦查员们的眼前:
张亚亚,年己37岁,学有一手泥瓦匠绝活,村里谁家盖房子补墙,他都及时赶到,为人忠厚,与别人没有什么矛盾。二十来岁上,娶妻张巧菊,生有一男一女。张巧菊很勤快,地里家里的活计都在行,就是手脚有些不干净,经常爱偷拿别人的小东西或庄稼什么的。
一次,张巧菊偷拔了谢家的果树苗,与谢某大吵大骂;与赵某争地界也吵过架,为此,赵某和妻子寻到了张巧菊家里,还打了一架。总之,张巧菊过门后,与村里不少人吵骂过,甚至打过架。
另外还发现张巧菊与本村张景申来往甚密,张景申只要一有空闲,就往张巧菊家里跑。不多久,村里便传开了一些有关张巧菊和张景申的风流韵事……
掌握了这些情况,侦查人员兵分两路,一路以苏庄村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了解老鼠药的来源,一路继续调查与张亚亚夫妻俩有矛盾的人员,重点调查张景申的家庭情况及夫妻关系。
张天亚妻崔景兰反映,村里传说嫂子巧菊与张景申有作风问题,张景申妻冯亲凤有疑心,当张景申不在家时,冯亲凤爱听巧菊的窗。张巧菊的婆母刘巧凤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
11月10日下午6时许,正在县医院抢救的张战康苏醒了。
指导员周新元带领侦查员对张战康进行了解,张战康回忆说:“一天上午10点多,我和同学在家里看电视,张景申妻子冯亲凤到我家里来,问我,你妈呢?我说,不在家。她就从我家炉子上提下铝壶,倒出热水,洗头发,还把暖壶里的开水倒了冲洗头发,随后离开我家。中午吃完饭,我就感到头晕,胳膊和腿打颤。”
一村民反映,张景申之妻冯亲凤曾在巷内说过,我总要想办法不让景申和张巧菊来往。
一条条线索,渐渐露出了投毒案的端倪。与此同时,二中队副队长丁永林和民警苏建荣赶到卖老鼠药的刘周林家中。询问刘周林,他承认卖给冯亲凤的鼠药含有氟乙酰铵剧毒成分。
经几天几夜的奋战,一条条证据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周密的证据链,该是拉网捕鱼的时候了。
副局长柴建庭将冯亲凤定为重点嫌疑对象,并向局长赵建设作了简要汇报。赵建设局长决定:“迅速抓捕冯亲凤。”
冯亲凤被押到了夏县公安局。副局长柴建庭和指导员周新元,所长李小虎与民警们一起制定出了审讯方案,连夜对冯亲凤进行审讯。
12日晚8时30分,冯亲凤交代了投毒的全部过程。夏县公安局经过提取的物证检验,证实了她的犯罪事实。
冯亲凤生于尉郭乡楼底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小没有亲娘,由父亲一手抚养成人。小学毕业后,就在家里务农。1979年嫁给了苏庄村张景申,婚后,两口子恩恩爱爱,生男育女,膝下一男二女正在上学,还盖起了新房,生活也过得比较舒适。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前丈夫景申一没事就到本村张亚亚家里闲坐,时间一长,村里边就传出了一阵风言风语,说张亚亚妻张巧菊与景申好,有一村民对冯亲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