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是农历8月初6,有12条船上的14名渔民中午时分路过发案地上船,然后经大连到渤海湾捕鱼,那么这其中是否有罪犯呢?是否有人在现场看见了什么呢?
必须火速派员赶到大连老虎滩渔港堵住这些渔民进行走访核实。
9月4日是马不停蹄的一天。根据指挥部的决定,对己“捞”上来的对象要加紧排查,对己圈定在范围内的人要定位定时,要进户见人,要“水落石出”。重点仍然是距离发案地最近的潘家沟、姜崴子、侯屯。对从被害小女孩儿家到发案地要逐段路访。要继续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以扩大线索。凌晨5时,刑警队副队长张克文率领侦查员谢东、李宝征等驱车赶赴大连老虎滩渔港,以堵住进港加油加水的渔民进行查访。
这是一场硬仗,虽然没有硝烟,但黄海岸边的这几个祥和的小渔村猛然间充满了战斗的气氛。警车、摩托车、自行车昼夜川流不息,成千上万双眼睛眼巴巴地瞅着设在小寺村的指挥部那间小屋里的灯光,公安人员走到哪里群众的眼睛就跟到哪里。
有关信息源源不断地反馈到指挥部:
潘家村的潘某(女),在当日中午骑自行车载着奶奶去医院看病,于12时20分左右看见现场附近停有一辆自行车。
东沟县个体户林某,当日中午拉货路经发案地附近,看见路边停有一辆“28”型自行车,车前挂着一个黑包。
另据群众反映,8月初的一天,一个13岁的小姑娘在张屯通往黄古嘴的路上,被一个卖冰棍的歹徒劫持到苞米地里,因小女孩儿奋力反抗、撕咬、呼喊才得以脱身。由于歹徒的阴谋没有得逞所以没有报案。
自行车之谜成为一个焦点,而卖冰棍的歹徒也骑着自行车,这两起案子是否是一人所为呢?
从物到人,从人到物,几十个重点嫌疑对象经过大量工作都被一一排除了,但刁连文副局长认为:一是要在自行车上做文章;二是要再找那个13岁的小女孩进一步了解那个卖冰棍的歹徒的体貌特征,进行并案侦查;三是根据现场分析,罪犯在初秋的苞米地里实施强奸,身上肯定有划伤和大量泥土。
刘义顺局长特别强调指出:发现可疑点要穷追不舍,对“捞”上来的重点人要剥离干净,身上不能有模糊之处。要揭开自行车之谜,要查找身上有撕打伤或苞米叶划伤者。
9月5日傍晚6点多钟,观驾山派出所所长王跃先到乡福利厂调查摸底,了解到该厂聋哑人姜传勇过去有前科劣迹,其9月2日没上班,原因是调皮捣蛋被厂方处罚停工半个月。厂方还反映说,姜传勇原来骑着一辆“26”型自行车,现在换成了“28”型。姜传勇的家住在姜崴子,距离发案地很近,奇怪的是9月3日屯子里许许多多的人到现场看热闹,而姜传勇却主动上班了。
第二天一早,王跃先所长对民警姜信东说:你去姜崴子查一下姜传勇,这小子有些可疑。
调查的结果是,姜传勇有两辆自行车,一辆是“28”型的,一辆是“26”型的,门上挂着一个黑包,与目击者描述现场的黑包相似。
这一消息使干警们为之一震,现场离路边很近,似乎是不正常的人所为,莫非就是这个姜传勇吗?
姜传勇,21岁,哑巴,原先在庄河宏大公司上班,今年3月21日因盗窃被宏大公司开除。
经侧面了解,姜的母亲说姜传勇发案的中午在家睡觉,这样就否定了姜传勇的作案时间。但有群众看见发案的中午姜传勇曾站在海边,有人问他干什么,姜传勇回答说望出海的父亲。
经到工厂与姜传勇正面接触,发现姜传勇左胳膊和右颧骨有挠伤。技术科长单吉和问他的伤是怎么形成的,他回答说是因蚊子咬自己挠的。
问他几号上班,回答说是6号。公安人员说:不对,你是3号上班。哑巴立即火了,说警察在诬陷他。车间拿来记工簿,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他是3号上班,于是哑巴又伸出大拇指说警察是好样的。
警察问他2号中午干什么,他说睡觉。警察说不对,他又用手势回答说垒猪圈。警察说不对,他又说到青堆子镇看对象去了。经到青堆子镇其“对象”家调查,哑巴是8月31日去的。
这个哑巴异常聪明,记忆力非常好,与本案无关的一些事他都回答得清清楚楚,唯有与本案有关的几个关键问题他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在审讯室里哑巴暴跳如雷,指责公安人员欺负残疾人,说警察无能抓替罪羊。
此时的警察己是胸有成竹,己在哑巴的家里搜出了他作案时穿的板鞋,在他身上的某个部位发现了被害小女孩的血迹,哑巴的血型与在现场拾到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