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章 湛江,那片神秘的岭南之地(2)

挥之不去的谜团,吸引着更多勇敢者前来探寻真相。

在湖光岩的东南岸,静静矗立着一座有着 900 多年历史的古刹 —— 楞严寺。它依湖而建,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无数神秘传说。

传说早在隋朝,这里叫 “灵惠侯祠”,北宋末靖康年间,遂溪雷阳僧人孙琮结茅习禅于此,取名 “白云禅庵”。元代至大年间,孙裕等塑佛像三尊供奉,后经明、清等朝代多次重修、改建,才成如今模样。它为二进小西合院式布局,后进大雄宝殿依悬崖峭壁间天然岩洞营建,约 40 平方米,岩顶巨岩覆盖,殿内供释迦、药师、弥陀佛和十八罗汉。前进韦驮殿,三间厢房封闭式,砖木结构,中厅供弥勒佛、韦驮。寺周岩湖掩映,景色绝美。

有游客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一次游玩时,他见惯了景区的热闹处,便想去探寻那些少有人至的角落。听闻楞严寺后有个洞穴,名为无尽洞,一般人不许进入,他的好奇心顿起。当靠近洞穴,一股莫名寒意袭来,仿佛有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他壮着胆子向里张望,却只瞧见深不见底的黑暗,隐隐还有似有若无的风声,像是低沉的呢喃,又似久远的叹息,吓得他匆忙离开。

还有人在寺庙附近的山上漫步,行至密林深处,发现一座废弃的凉亭。本想登高望远,赏赏湖光山色,可刚踏入凉亭,就觉阴森之气环绕。抬眼间,竟看到亭柱上似有暗红色痕迹,在斑驳光影下仿若血迹。再仔细瞧,周围树木枝叶繁茂,却毫无生机之感,树叶低垂,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不愿提及的过往。待要离开时,竟迷了路,慌乱间,仿若有隐隐约约的诵经声传来,引导他找到了下山的路,回首望去,那凉亭己隐没在绿植之中,仿若从未出现过,徒留他满心的惊悸。

5东海岛 “黑木神” 的邪异

东海岛,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流传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 “黑木神” 传说。在雷州半岛素有祭 “三婆” 神的传统,而东海岛的 “黑木神”,其真身据说是一块黑色木头雕刻的神像,在当地也被称作 “三婆仔”。

相传,曾经有个居住在海边的人,在出海时偶然从海上捞回一块漂浮了近千年的黑色木头。那木头质地坚硬,纹理奇特,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他心生敬畏,便请来村里最好的雕刻匠,将黑木精心雕琢成神像,置于自家门后,长年虔诚供奉。说来也巧,此后他每次出海,都能风平浪静,鱼虾满仓,满载而归。村里其他人见状,纷纷艳羡不己,也跟着效仿,久而久之,“黑木神” 成了家家户户长年供奉的家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 “黑木神” 的传言却愈发邪异。有人说,这 “黑木神” 是海中亡魂的怨气所化,是一尊邪神,不仅需要为它建阴庙,更要在家中日日祭拜,丝毫懈怠不得。它的要求极为苛刻,凡事都要 “为之先”。家中每顿饭食,必须先在桌上给 “黑木神” 摆上一份,让其 “先食”;甚至村中男子娶妻之时,还有个惊悚的习俗,需将妻子与床头的黑木神神像先睡一晚,次日新郎才能入洞房,否则必将招来霉运。

曾有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小伙,与东海岛的一位姑娘相恋。春节期间,小伙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跟随姑娘回村拜见家长。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其乐融融,可小伙不经意间抬眼,瞥见门后有个冒着轻烟的鼎,上面插着几根刚烧完的香,心中顿生疑惑。趁大家不注意,他起身推开香鼎,这一看,吓得他脸色惨白,浑身冷汗首冒 —— 门后供奉着一尊黑黝黝的木雕神像,那神像的眼睛仿佛首勾勾地盯着他,透着一股寒意。

就在这时,屋内的气氛也瞬间变得诡异起来,姑娘和她母亲不知为何突然大吵起来,姑娘又气又急,哭着拉着小伙就往门外跑。待跑到东南码头附近,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小伙每往前走一步,就感觉身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他的衣服,可回头望去,却空无一人。姑娘吓得花容失色,对着空气大骂:“你别跟来,再跟来,回去我打死你!” 小伙满心恐惧,拼命朝着码头奔去,仿佛有一双双看不见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他们。

此后,“好男无娶东海娘” 的说法不胫而走,周边地区的人对东海岛更是多了几分忌惮。尽管在现代人看来,这些传说充满迷信色彩,可在过去,它们却像阴霾一般,笼罩着东海岛。这背后,既有海岛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外人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也有历史上海岛民风彪悍,海盗文化盛行,与周边地区产生地域冲突,进而引发的文化偏见。但无论如何,“黑木神” 的传说己然成为东海岛神秘文化的一部分,流传至今,让人在听闻时,仍不禁脊背发凉。

不想错过《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