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区,有一个神秘的夜晚,让每一个知晓的人心生敬畏,那便是农历六月初五。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当夜幕逐渐笼罩大地,平日里热闹的村落悄然发生变化,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还在门楣、窗棂之上插上桃枝,仿佛要将什么未知的东西阻挡在外。
街头巷尾不见孩童的嬉闹,大人们也都行色匆匆,赶在天黑透之前回到家中,闭门不出。屋内灯火摇曳,映照着人们脸上隐隐的不安。老人们坐在昏暗的角落,压低声音叮嘱晚辈莫要出声,那凝重的氛围,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紧紧笼罩着每一个空间。
这一夜,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整个潮汕大地都陷入这般如临大敌的静谧?随着夜色渐深,一个惊悚的传说如同鬼魅般浮现 ——“鬼担西瓜”。
在潮汕人的观念里,去年六月初六后、今年六月初五前去世的人,被称作 “新鬼”。这些新鬼在阴间有个重要的仪式要完成,那便是在六月初六子时,也就是 12 点到 2 点,踏上那阴森的奈何桥,开启前往地府的新旅程。而在过桥之前,家中亲人需在六月初五晚上备好祭品,恭迎新鬼回家。
这祭品可大有讲究,必须有一个圆滚滚的大西瓜,还有一块肥瘦相间的煮熟猪肉,再搭配上一些其他的供品,满满当当摆放一桌。西瓜用竹篮子精心装着,扁担一头串起篮子上的竹环,一头稳稳放在地上,仿若搭建起一座连通阴阳的小小 “桥梁”。据说,这是为让新鬼能一头挑着西瓜,一头挑着其他祭品,在过奈何桥时,用西瓜和猪肉贿赂那凶神恶煞的鬼差,以求顺利通过,免受折磨。
曾听闻,往昔有户贫寒人家,实在凑不出买肉的钱,只能在祭拜时给新去世的亲人摆上一个西瓜。到了奈何桥边,别的鬼都用肉讨好鬼差,这家新鬼却只能递上西瓜,好在鬼差竟也收下,让他顺利过了桥。自此以后,每年六月初六,西瓜和猪肉就成了固定的祭品,延续着这份对逝者的牵挂与祈愿。
还有一种说法,在那神秘的阴间,鬼也有自己的 “小算盘”。鬼们认为,要在鬼门关大开之前,吃得肚子圆滚滚,积攒足够的力气,这样等到投胎的机会来临,才能有个好 “开端”。而西瓜,水分足、个头大,无疑是最佳的 “饱腹” 选择。于是,便有了鬼担西瓜这一奇特景象,他们挑着沉甸甸的西瓜,穿梭在阴阳交界处,为投胎做足准备。
在很久很久以前,潮州府城有个卖西瓜的年轻汉子,居住在一个叫 “虎头” 的小村落附近,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所以生意特别红火。每年夏天,西瓜郎都会推着满满一车西瓜到湘子桥头售卖,常常忙碌到深夜,等卖完所有瓜,己是子时。某个农历六月初一的夜晚,夜色如墨,星星稀疏,西瓜郎哼着小曲,推着空车路过虎头。此地坡度较大,野草在夜风中沙沙作响,透着几分阴森。突然,路边一个白色身影闪过,西瓜郎心头一惊,下意识握紧了西瓜刀,以为遇上贼人。这时,一道轻柔的女子声音传来:“大哥不必惊慌,小女子不是贼人。” 西瓜郎定睛一看,原来是个身着白色衣裙的标致姑娘,面容虽略显苍白,却难掩秀丽。
姑娘楚楚可怜地说:“我在附近亲戚家做客,错过了回家时辰,如今太晚,不敢独自走路。大哥,能否送我归家?” 西瓜郎询问得知姑娘家比自己住得还远,虽有些犹豫,但见姑娘孤身一人,心一软便答应了:“好吧,你坐我的西瓜车,我推你回去。” 夜愈发深沉,星子隐没,到了姑娘家附近的小路,姑娘轻声道:“大哥,这里停就好,我自己走回去,免得家人误会。” 西瓜郎依言放下她,转身踏上归途,心中却泛起一丝涟漪。
次日,六月初二,同样的深夜,西瓜郎卖完瓜回家路过虎头,那抹熟悉的白影又出现了,姑娘浅笑盈盈打招呼:“大哥好。” 言谈间,她告知西瓜郎,自己这几日都在照顾一位孤苦伶仃、身体欠佳的老太婆,所以每晚才回去得那么晚。西瓜郎听后,心中对姑娘的善良多了几分赞赏,又一次推着她回家,送至村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
六月初三,夜空多了几颗星星,照亮虎头的小路。西瓜郎满心期待路过此处能见到姑娘,可左等右等,始终不见那道白影。他坐在空车上,迎着夜风,心中满是担忧:“莫非她今晚不回家了?或是遇到什么难处?” 首至夜深,无奈之下,他才满心惆怅地赶路回家。
六月初西,夜黑得浓稠,伸手不见五指。西瓜郎再次经过虎头时,路边传来隐隐哭声,白影重现。只见姑娘一袭白衣白裙在风中飘摇,哭得梨花带雨。西瓜郎急忙上前安慰,姑娘抽噎着道出实情:母亲早逝,后母进门生下男孩后,对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