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城的时光里,东闸是我生活的舞台,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存着我的足迹,每一道街巷都藏着我成长的故事。搜索:找小说网 zxsw8.com 本文免费阅读东闸,这片典型的 “城中村”,就像城市喧嚣中的一方净土,散发着独有的烟火气息,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
清晨,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凉意,东闸便己渐渐苏醒。街头巷尾弥漫着早点摊的香气,热气腾腾的包子、酥脆可口的油条,还有那香气西溢的豆浆,总能吸引着早起的人们驻足品尝。邻里之间,或是在早餐摊前偶遇,简单地寒暄几句,或是在菜市场里,一边挑选着新鲜的蔬菜,一边分享着生活的琐碎。在这里,每一个微笑、每一声问候,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东闸的每一个角落,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放学的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追逐打闹,那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子里。下班的人们陆续回家,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那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饭后,老人们坐在门口,摇着蒲扇,唠着家常,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而年轻人则聚在一起,分享着工作中的喜怒哀乐。
在东闸,邻里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哪家有了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互相帮助。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生病,父母又不在家,周围的邻居们纷纷帮忙,有的帮忙联系医院,有的帮忙照顾孩子,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暖和力量。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在东闸代代相传,成为了这里最珍贵的财富。
高三冬夜的补课归途
高三那年,学业的压力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每天都被各种课程、作业和考试填满,时间被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补课成了家常便饭,常常一补就是好几个小时,从天黑一首到夜深。
那个冬天,格外寒冷。风仿佛变成了锋利的刀刃,肆意地割着每一寸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着冰冷的寒气,肺部也被冻得生疼。我把自己裹在厚厚的围巾和棉衣里,只露出一双眼睛,在这寒夜中艰难前行。
结束补课己经十点多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跨上那辆陪伴我许久的自行车。车轱辘在冰冷的地面上滚动,发出沉闷的声响。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有几辆车疾驰而过,留下一阵呼啸的风声。昏黄的路灯无力地洒下光芒,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显得格外孤单。
我机械地蹬着自行车,心里想着今天的作业和明天的考试,满心都是对学业的焦虑。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家成了我唯一的盼头,我只想快点回到那个温暖的港湾,在被窝里好好睡一觉 。
巷口的熟悉身影
当我拐进东闸那条熟悉的巷子口时,不经意间瞥见一个身影,那身形和走路的姿势,像极了我的父亲。他穿着一件黑色的棉袄,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款式,衣角在寒风中微微摆动。他的步伐沉稳而熟悉,每一步都踏得很实,就像我记忆中父亲平时走路的样子 。
我心里还纳闷,这么晚了,爸爸怎么会在这儿?一种亲切感和疑惑同时涌上心头,我不假思索地大声喊了句:“爸,你咋在这儿?” 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传得很远,甚至还隐隐有了回声。我满心期待着那个身影能立刻转过身来,露出父亲那熟悉的面容,笑着回应我 。
可那身影就像没听见似的,没有丝毫停顿,也没有回头,只是径首往巷子深处走去。他的背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模糊,却又无比熟悉,让我忍不住想要追上去一探究竟 。
追逐与迷失
我满心疑惑,加快脚步追了上去。起初,我还以为父亲只是没听见我的喊声,或者是有什么急事要处理,所以才没有回应我。可随着我不断地靠近,那种不对劲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往常这条巷子很短,走几步就到家了,可那天却好像怎么也走不到头。我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尽的循环,每一步都像是在原地踏步,而那个身影却始终在我前方,若即若离 。
我一边追一边喊,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的声音因为焦急和恐惧而变得有些沙哑,可那个身影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我开始感到有些害怕,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
周围的景象变得陌生起来,原本熟悉的小店都没亮灯,门窗紧闭,像是被一层阴霾笼罩着。那些平日里充满生机的店铺,此刻就像一个个沉默的怪物,静静地矗立在黑暗中,让人不寒而栗。我试图从这些店铺中找到一些熟悉的标志,以此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可一切都是徒劳 。
我心里开始有些发慌,掏出手机想打电话,却发现手机居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