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李二说了几句,好啊,好啊。
下方的一众大臣,有点懵逼,这是咋了?陛下何故,如此高兴!
众人只见陛下,在龙椅上,缓缓地站了起来。
“诸位爱卿,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啊。
这辽东不但平复了,这两个月时间,把小小的高昌国也被消灭掉了。
那高昌国的国主,己经被我唐军将士砍掉了脑袋。
一个小国,弹丸之地,胆敢冒犯我大唐天威,绝对是罪该万死。”
紧接着,底下的群臣再次高呼。
万岁,陛下万岁,大唐万岁,整个大殿,气氛是异常的喜悦!
看完了上面的信件,下面还有一封,李二打开之后,只见上面全是吐蕃文。
把信件派人,递给了禄东赞,禄东赞拿起了信件,开始念了起来。
“禄东赞大相,你这信件,写的是什么内容啊?”
“启奏大唐陛下,这信件是我松赞干布写给我的。
一部分,是希望我能够收到信件之后,领兵回去。
还有一部分,是关于此次征战,高昌国一些个事情。”
一边说着,禄东赞一边把信件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翻译给了李二。
比如说,吐蕃与大唐军队,到了那个城池,各个城池,那是闻风丧胆。
有很多城池都是兵不刃血,连打都没打,对方首接投降。
李二一边听着,一边脸色变得怪异。
这封信,怎么感觉,好像是在赤裸裸的跟自己炫耀?
首到最后,又说这他们攻占高昌国的国都,吐蕃以伤亡一半的兵力,攻占了,高昌国国都。
大唐消耗了3000余人。
虽说里面,无不写着大唐的强大,但是,鄙视之情,那种感觉,只有帝王,才能察觉出来的,不屈服。
只是李二,面不改色,摆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而其他的群臣都沉浸在喜悦中,也并没有体会到这封信有何不同。
夜色降临,整个皇宫,一片欢乐的海洋。
皇宫是杀鸡,宰羊,各种各样的食物,蔬菜,全部被端上了桌。
众将士一边喝着,一边高兴着,更有甚者站在了中间,还跳了起来。
除了他们这些人之外,高句丽的国主,以及吉利可汗,也被邀请在内。
李二是想让他们看看,这就是跟我大唐作对的下场。
你们突厥人不是牛逼吗?然后你吉利可汗,成为阶下囚了。
你们高句丽,不是牛逼吗?然后你高句丽的国主,也成为阶下囚了。
只是吉利可汗,己经对这些事情免疫,一边吃着,一边喝着,不再说任何的话。
而高句丽国的国主,显然还不太习惯。
预计用不了多久,自然而然的,也就习惯了。
尤其是见到那群吐蕃人吃着喝着,还跳着唱着,李二,看到了这一切,微微有点不爽。
因为他觉得,侯君集办的这件事情,让自己很不满意。
晚宴持续到了凌晨,所有人喝的伶仃大醉,朝廷安排人手,把他们每个人,都送到各自的家中。
李二来到太极殿,写了一封信。
信中有夸赞侯君集的,也有一半,是李二表示愤怒。
这点小事他都办不好?
自己虽说是派了1万人,让他辅助吐蕃,但是关于主力,肯定是得让他们大唐冲锋在前。
同时又斥责他,为何这些只写了这么一点点?其他的情报呢?
比如说,这吐蕃人战斗力如何?
他吐蕃在西部战斗,可以说是在他们地盘的旁边打架。
一系列的细节,他竟然都没有告诉自己,仅仅是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让李二着实很不满意。
虽说禄东赞等人,携带大军,辅助他们大唐。
但是真正攻城的主力,是他们,而他们也算是属于入远方作战,水土不服的情况也有很多。
这些作为将领,心知肚明。
所以辽东的战争,体现不到他们这群吐蕃人真正的实力。
而自己,为何要派侯君集,亲自去指挥,就是因为自己对他的信任。
现在看来,他竟然没有领悟到自己的真正含义,让李二感觉,十分不满。
安排人,把书信送了回去,同时也赏赐了美酒佳肴,金银珠宝一同带去。
赏罚分明,这是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品质!
又过了半个月有余,陆陆续续的唐军,全部赶到了长安城。
被李二安排人手,一部分人回到了军营儿,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