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众人的一番商议,最后研究出了一个绝佳方案。
如今的朝廷,己经被李二,牢牢的把死控,在自己的手上,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还是文化上。
全在自己的一纸调令,都能安排得妥妥的。
而那些氏族,在与李二的斗争中,逐渐处于弱势,让众人,不由得心中十分的郁闷。
因为按照这种趋势,他们的弱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用不了10年到20年,他们将再没有话语权,像这种思考,也不是没有缘由。
之前氏族阶级,可以垄断整个天下,靠的就是话语权,以及其他的影响力。
在之前,整个天下,就这么大范围,而他们氏族,却掌控着,天下最富裕的地方。
那些老百姓,想要吃饱喝足,就得听从他们的命令,生生世世,为他们干活。
而如今,整个天下无穷大,更有很多地方,等待大唐的百姓,前去挖掘。
有了其他的土地,老百姓脱离氏族的掌控。
粮食,是天下的命脉,氏族阶级,操控着整个天下,一半的粮食。
而如今,粮食的壁垒被打破,用了新的玉米,土豆,这类农作物,只需要一小块地,撒上玉米种子,土豆种子,可以让一个大家庭,一年吃喝不愁。
之前,在盐的方面,氏族处于垄断整个天下,一半的盐。
而如今,几个造盐场,在大唐开花,细盐由官方制造,源源不断的给予天下百姓。
而官方制造,不允许任何人接触,牢牢的把盐,操控了下来。
让天下所有的人,都可以吃得起盐,又因为,那是官方制造,受到官府的监督。
他们想要进行拿捏,也拿捏不住。
要是说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那么书籍,知识,将是他们统领上层社会,最根本之根基。
而这个根基,牢牢的把控在这些氏族阶级手上。
因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所以他们能够入朝为官,正所谓,民不与官斗。
书籍,知识,权利,就是这整个大唐的最高统治者,而这最高的统治者,可以官官相护,继续操纵着天下。
只是奈何,科举制的大肆兴起,造纸术,印刷术的兴起,全都是由官府督办建造而成。
让整个天下寒门弟子,可以念得起书,看得书,写得起字。
又通过科举制,筛选人才,一时间整个朝堂,寒门弟子纷纷上位。
这些人,没有任何的根基,也没有任何的家庭背景,李二把他们这群人,安排到那一处处空白的地方。
那一处处空白的地方,彻底成为朝廷的势力范围,让整个氏族的范围再次缩小。
在军事上,兴武举制,让那些有天赋的战争人才,陆陆续续的当上了军官。
李二又通过强硬的手段,处死了一些,在军营内,欺上瞒下的人员。
让整个军营获得了基本合理的上升制度,赢得所有人纷纷叫好。
再加上,朝堂律法的兴起,强势斩杀了一些高官贵族,乃至皇亲国戚。
让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深入人心,整个大唐分外的活跃,向着更辉煌的一步迈进。
其实,老百姓是一群最简单的人,只要吃饱喝足,丰衣足食,没有天灾人祸,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过日子就足矣了。
而李二实行的这些政策,开始在整个大唐遍地开花,朝堂的控制范围,不断的扩大,不断的扩大。
除了面对朝堂的压力之外,一些新兴的贵族,也是他们这种老牌氏族阶级,最大的竞争对手。
虽说氏族之下,农工商皆平等,但是氏族阶级,对于经商一事,还是嗤之以鼻。
不过,这也仅仅是明面上的事情罢了,在暗地里,基本上每一个氏族家庭,都有自己的商队。
这些商队,错综复杂,有自家府邸的人员进行安排,统筹规划。
通过经商,扩充自己的财富,而李二,也恰恰的默许了这件事情。
因为,整个大唐建立初期,有很多的文臣武将,立下了赫赫战功,爵位,己经顶天。
若是再往上封,就恐怕裂土封王。
这样一来,对于大唐来讲,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但是不给他们封赏,他们这些人员,心中会感觉非常不公平。
虽然说,也有很多大臣在朝堂,挂了个虚职,很多时候都闲赋在家。
但是,天天这样呆着,难免这人,有些时候,心中就会泛起一些小九九。
就像当年的侯君集,若是他手上,有大把大把的事,天天忙都忙不过来,哪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