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个时辰后,杨澈轻易穿过禁制,进入了‘论道崖’。~e/z\k!a/n.s`.!c?o?m+
灰蒙蒙的一片云海,其内万千崖壁林立。
这些崖壁顶端,除了位置不同,形状几乎一模一样。
杨澈放眼而量,目光放在了其中一座崖壁顶端。
一整块凸起的灰色巨岩,右半边伸入云中,左半边则像是从内里被挖出了一个窟窿。
窟窿里正好镶嵌着一面像竖起鸡蛋般的椭圆形‘光幕’,远远看去,这光幕就像长在灰色巨岩上的一只竖着的独眼。
光幕之上,闪烁着一个‘仙’字。
而像这样闪烁着‘仙’字的崖顶,还有很多。
其余诸多崖顶,那像独眼的椭圆形光幕上还闪动有‘佛’、‘魔’、‘妖’、‘冥’等大字。
依呼延默月提供的消息,这‘论道崖’要进行‘论道’的第一步,就是选择。
仙道、佛道、魔道、妖道、冥鬼道等,需选择其一进入。
曾经的‘元荒宗’包罗万象,仙、魔、妖、佛、冥者皆有之。
第二步就是回答一个无论何时‘论道’,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从而点亮一座石台上的‘水晶球’。
杨澈在此并未见到任何其他仙者,他仔细观察感应一番后,选择了方才目光停留的那座崖顶。¨x*s\c_m?s_w·.?c^o·m+
这崖顶,左边崖壁上,长有一棵不知名灰色大树,树根深入灰色巨岩内,树身朝外倾斜着,伸入了云海。
他飞身落在了椭圆形光幕前,此光幕有所感应,一道霞光涌出将他包裹了起来。
杨澈迈步前行,走进了光幕。
再出现后,他发现已身在一座平整光滑的石台上。
此石台漂浮在半空,四周一片模糊,石台正中悬浮着一颗完全黯淡的‘水晶球’。
这石台是一座禁制。
杨澈取出‘灵玉’一一置入石台上的凹槽中激发了禁制。
一道‘虚影’自阵中凝现。
这虚影面容模糊,也感应不清楚修为,一经出现,立刻开口问道:
“何为道?”
声音缥缈,自蕴威严。
这就是那个问题!
无论何时‘论道’,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修者对于‘道’的探讨和领悟,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迥异的部分。
杨澈目光坚定。
从当年与六师兄巫马孤生那场‘论道’开始,他就一直坚定着自己的‘道’。
略一沉吟,他开口说道:
“道,即‘理’,法则也。.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道,亦是秩序也。”
他说完后,发现那悬浮着的黯淡‘水晶球’微微亮起了光芒,距完全‘点亮’,还有着较大距离。
于是微微一顿后,继续说道:
“道,是清静无为,道是太极之始,万物之终……”
一番话说完,水晶球的上的光芒比之先前明显又亮了一些。
“道,是我们身处的这片苍穹世界,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这片苍穹世界得以存在的基础。”
水晶球的光芒继续增强,此时差不多已经‘点亮’了一半。
这时虚影再次开口:
“你说的这些,可归纳为‘道’的共通部分,你需说说你一路修行至今,个人对‘道’的特殊见解与体悟。”
杨澈当即开口道:
“道,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处处皆‘道’。在下认为,得道是‘果’,一路修行是‘因’。‘因’是过程,是不断修行并体悟大道的过程,亦是一条通往‘果’的‘道途’。”
他说完之后,却发现‘水晶球’的光芒并没有增强。
那‘虚影’则似是有些惊讶道:
“你意思是,道为‘因果’?”
杨澈点了点头:
“道,是心中修行的路,既是果也是因。每一名修者,都有自己的‘道’。这‘道’,是信念之路,亦是究极的追求之路。”
他说完之后,听到那‘虚影’在不断小声自语着:
“道是因果,一路修行是‘因’,得道则是‘果’。最终修者得到什么样的‘果’,取决于这一路修行种下的‘因’。不错不错,算你通过了这一关。”
言罢,虚影轻手一拂,有光落在了水晶球上,水晶球顿时光芒大放,被彻底点亮。
点亮之后,水晶球上光芒激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