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人也都肃容应下。
但二儿媳却不以为然。
两口子回到屋里往床上一躺,窦氏就对杨顺喜道:“以前秦家是火坑,现在可不是。
若能让巡检休了木氏,咱们梅姐儿去做巡检娘子,上无公婆,下无事儿多的小姑子,她自己就能当家做主。”
杨顺功也心动。
只是他觉得这事儿难办:“我可没本事让巡检休妻。”
窦氏不屑道:“这有何难,你是没见到,木氏那狐媚子和状元郎的眼神儿,可真真儿是你的眼里有我,我的眼里有你……
我就不信了,狐媚子心里能放得下状元郎?”
杨顺功:“这……听你这么一说好像也不是没可能。”
两口子遂叽叽咕咕,商量起办法来。
……
颓丧地回到西厢,陈老头儿就叮嘱魏氏:“明日你就去浴堂巷,把蓉娘的事儿办了,让杨员外赶紧把人给抬走,银钱赶紧捏到手才是正经。”
魏氏点头,她也是这般想的。
“老头子,你说那挨千刀的杀才明日会不会守诺?”
陈老头道:“他不敢不去办,坊正是做了见证的!”
他也不想丢人,教坊正知道他们真想卖木莲。
但……有啥法子呢?
不找人见证,他怕那逆子翻脸不认账!
好在魏氏一人承担了所有……
第二日一早秦砺就去了开封府。
两个拐子被放了出来,上官还十分欣慰地拍了拍秦砺的肩膀,夸赞他懂得‘大局为重’!
而且这一关一放可太妙了,既起到了打草惊蛇的作用,又能惊完了再让蛇放松警惕复游回来。
拐子被放回来了。
杜嬷嬷就派人来了一趟,说这事儿不怪魏氏母女两个,谁也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最绝的是秦砺竟那般快就赶回来了。
但,生意也黄了。
这生意杜嬷嬷不做了。
魏氏先是放心,后又不甘。
她的目光落在秦蓉的身上,眼下也就这个闺女能换钱了。
两日后。
陈老头拖家带口地搬去了虹桥外郊区的小破院儿。
秦蓉的脸总算是养得能看了点儿,魏氏迫不及待地带她去浴堂巷找曹媒婆。
然而,曹媒婆却把魏氏拉到一边儿,一脸歉意地对魏氏道:“杨员外的事儿不成了。
你们巷子里有人同杨员外的管事认识,你家的事儿都教杨员外知晓了。”
魏氏闻言大惊失色,她一把抓住曹媒婆的手,苦苦哀求曹媒婆帮她想想法子。
家中的田地都抵挡了三十亩了,若到期不还钱,田地就拿不回来了!
那可是她和老头子的棺材本儿。
曹媒婆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吐口道:“倒也不是全然没法子,只看你舍不舍得。”
魏氏脱口而出:“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