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救王筠涯出狱,王右相从法轮寺回来以后,便首接去了皇宫求见启顺帝。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启顺帝未允后,王右相便首接跪在了大殿前,说是启顺帝一日不召见,他便一日不起身。
王皇后得知自家老父亲跪在他大殿前以后,心急如焚。
冬日凛冽的寒风就像刀子一样刮在王右相的身上,沧桑的白发迎风飘扬,任谁见了不由得感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躲在暗处看了许久后的王皇后最终还是没忍住,去了御书房求见启顺帝。
启顺帝依旧不见。
王皇后一边跪在御书房门口,一边让人去东宫请了太子。
于是乎,御书房外跪着太子与王皇后,大殿前跪着王右相。
无论外边的风刮得有多大,启顺帝始终端坐在龙椅上不紧不慢地批阅着奏折。
不见他们,一则是因为他想借此敲打琅琊王氏,二则是因为他还没想好如何处置王筠涯。
握住朱砂御笔的手一顿,启顺帝目光微沉,开口问道:
“元德,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他们?”
突然被点到,元德忙不迭跪下行礼:
“陛下,您折煞奴才了,奴才阉人一个,怎敢妄议朝政。”
“说,朕恕你无罪!”
元德心里跟打鼓似的,砰砰狂跳,踌躇半晌,支支吾吾地道:
“回陛下,奴才以为,江南赈灾银案尚有许多不明之处,若是贸然将其定罪,怕是会引来朝臣非议。”
启顺帝淡淡“嗯”了一声,将御笔放在笔搁上,抬眸望向元德,等着他的后话。
元德被启顺帝犀利的眼神盯得心里发虚,将头又地下去了几分,恨不得将脸贴在地砖上:
“琅琊王氏乃太子殿下的母族,若是坐实了其劫掠赈灾银,那便是枉顾百姓生死,如此一来,太子殿下今后在朝中,怕是难以服众。”
元德的话,虽然并未将启顺帝的心思摸个透彻,却也接近了五六分。
“你说,赈灾银若不是琅琊王氏设计所劫,那么,王筠涯是如何知晓赈灾银在水牢的呢?”
这话,将元德给问住了。
“回陛下,奴才不知。”
元德不知,启顺帝亦不知。
帝王心,海底针,令人难以捉摸。
无论如何,经此一事,琅琊王氏与太子在启顺帝心里,己经留下了谋反的嫌疑。
启顺帝尚在沉思之中,就听见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来,站在御书房门外扯着嗓子大喊道:
“陛下,陛下,王相爷晕倒了!”
启顺帝并未有所动作,而是睨了元德一眼。
元德立即会意,出去训斥那个不守规矩大声喧哗的小太监。
大殿人来人往,王宗归晕倒势必会有许多人看见。
启顺帝若是不管,那便是不念君臣之谊,有糟践忠臣之嫌。
若是管了,那就是放纵琅琊王氏劫掠百姓的救命钱,犯了这么大的错都可以原谅,可见天子龙威不甚。
启顺帝思忖半晌,倏然冷笑一声,暗自骂道;
老东西!
跪在大殿前,可不就是将朕架在火上烤吗。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