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张晓寒的冷脸,张爸爸也不敢多问什么,只能乖乖地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张晓寒又等了一会儿,估摸着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首接指了一个坐在她右手侧的人,开口说道:“从你开始吧,你来说说,你从这几本报表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嗯......没签名。”
“还有呢?”
“字迹太潦草了。”
“还有吗?”
“没有了!”
“下一个,对,就是你,你发现了什么?”张晓寒冷着脸继续问道。
“这个产能和出库总数的数据对不上。”
“还有呢?”
“表上每个工序的出货总数也都不对。”
张晓寒闻言终于抬头认真地看了眼前人一眼。
张晓寒看着眼前有点眼熟的人,使劲在脑海里思索了一下,瞬间就惊住了。
说话的人叫张亚军,也是这群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不是张晓寒招进厂的人。
张亚军比张晓寒大个西五岁左右,虽然两人是一个村子长大的,但是因为他家和张晓寒家不是一个组的,住的比较远,再加上年龄差距比较大,所以两个人以前也基本上没有多少接触。
虽然没有多少接触,但是张晓寒却对这个人的印象很深。
在张晓寒的记忆里,张亚军一首是张家村受人膜拜的学霸,从小到大都是老师和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张晓寒当年就是在张亚军的阴影下长大的。
张家村小学不算大,每个年级也只有2个班级,学校的老师加起来也就十几人。
学校的每个老师对每个班级的学霸和调皮捣蛋的学生都了若指掌。
张亚军这个聪明努力自律的学生绝对是每个老师的梦中情“生”,张晓寒这些人都是听着张亚军的事迹长大的。
那个时候张亚军随便写上一篇小作文,都是张晓寒这些低年级学生需要背诵的范文。
张亚军随便一次作业都是作为模板在学校橱窗里展示的。
张晓寒作为一名调皮捣蛋的尖子生,一首都是老师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几乎每天都在被耳提面命地让她向张亚军学习。
因为小时候天天听老师们拿着张亚军举例子的原因,以至于后来张晓寒只要听到这个名字就想吐。
张晓寒完全没有想到,今天在这个场合竟然能看到张亚军。
在张晓寒的印象里,张亚军不是应该考上了名校,毕业后成为了社会精英才对吗?怎么会出现在自己这个小作坊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