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紧锁,看了眼堂屋的水泥地和木质大门,一脸惋惜,“五年内怕是没机会造房子了。”
“妈,你说我们这位置,有机会拆迁吗?”顾希希试探地问问,不知道老妈有没有听到过一些小道消息。
“啥?”陈女士摇摇头,“党湾这小地方,怎么可能拆迁,你瞧瞧我们家房子东面那么大一块地,都能盖十几个小区了,还用得着拆迁吗?”
“我们这位置好啊,妈你看啊,斜对面就是镇政府,党湾要是拆迁,肯定先拆我们这。学校里好多同学家里拆迁了。”
“顾希希,你脑瓜子又在异想天开。”陈女士当顾希希在开玩笑,听听过就忘了。
怪不得重生前家里重新造房子了,估计当时的拆迁计划也没风声传出来,说拆就拆。
辛辛苦苦把新房造好,一年不到就拆了,二十来万的造房费用白白打了水漂。
政府也不会因为房子新而多陪,赔偿完全是按照宅基地的面积来算的。
如果按照重生前的轨迹,高二下学期家里开始造房子,造房子加装修花了大半年时间,她高考完顾爸爸出事,依稀记得她大一上了一两个月家里就拆迁了。
这么算算,再过两年,这一片就要拆迁了。
这一片拆迁后,地皮应该是卖给了融创,只不过融创是过了五六年才开始动工造商品房的。
而小学边上政府造的俩幢六层楼的房子,一百来平售价西十万,底下的商铺,中等的商铺面积五十来个平方,售价也在毛西十万。
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买,觉得农村的房子、商铺西十几万,谁买谁就是冤大头。
那会大家都没想到再过个两三年,那边却成了人人想抢的香饽饽。
或许,她可以怂恿陈女士在这里买个商铺继续开小店。